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二种深信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机法一体)
七深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善导之散善义以深心为深信之心。信相有二种而列七种,日本亲鸾名为七信:机之深信,法之深心(以上二种深信),观经之深信,弥陀经之深信,唯信佛语之深信,此经之深信,建立自心之深信也。其中除此经之深信,其他冠决定之字,谓之六决定。
十重深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真言阿闇梨有十重之深行。
十甚深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界有十种之甚深。(参见:甚深)
甚深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大梵深远
【佛学大辞典】
(菩萨)天台所立六观音之一。(参见:六观音)
出深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之异名。
他利利他深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论有「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等语,昙鸾于论注释之曰:「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盖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以众生得利益为主题,施利者之力难显,言利他,则表利众生之意,而显与力者。佛建大愿,自成佛而利益众生者,不可不谓为自利利他之意也。
金刚一乘甚深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赞叹真言之教法也。教法坚固,故曰金刚,为一切成佛之法,故曰一乘,秘密深奥,故曰甚深。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曰:「演说如来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法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摧三世害毒之降三世明王深法。
依止甚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所證之真如法体,遍于一切处,为一切万有之所依也。五甚深之一。见法华论,三藏法数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五甚深之一。(参见:五甚深)
【三藏法数】
依止甚深者,谓如来所證真如法体,遍一切处,无染无净,不变不迁,于一切法不即不离,不可思议也。
法深信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深信之一。
甚深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五种甚深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义甚深。谓如来所證种智性之义,微妙不可思议也。二、实体甚深。谓如来所證实相之理体,不空不有,非如非异,不可思议也。三、内證甚深。谓如来所得之一切智,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也。四、依止甚深。谓如来所證真如之法体遍于一切处,无染无净,不变不迁,不即不离也。五、无上甚深。谓如来所證之无上菩提,非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能思议也。见法华论上。
【佛学常见辞汇】
义甚深、实体甚深、内證甚深、依止甚深、无上甚深。
【三藏法数】
(出法华论)
甚深者,即如来所證真如理智境界也。以此五法深妙难解,非声闻、缘觉之所能知,故也。
〔一、义甚深〕,义甚深者,谓如来所證种智,性义微妙不可思议也。
〔二、实体甚深〕,实体甚深者,谓如来所證实相理体,不空不有,非如非异,不可思议也。
〔三、内證甚深〕,内證甚深者,谓如来所證所得一切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不可思议也。
〔四、依止甚深〕,依止甚深者,谓如来所證真如法体,遍一切处,无染无净,不变不迁,于一切法不即不离,不可思议也。
〔五、无上甚深〕,无上甚深者,谓如来所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思议也。(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甚深大回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明天菩萨问:云何少修善本而获大果?佛答以应修三世诸佛所修慈悲之身口意行,因说十善戒。
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如上,一卷,不空与遍智译。降三世之仪轨以此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