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7,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泥深
深沈
径深
深察
深心
深长
深衷
精深
溪深
树深
深严
深谋
竹深
深造
深明
《骈字类编》:泥深
宋 苏轼 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意思殊昏昏也 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
元 赵孟頫 次韵观复表兄见简 其二 泥深妨步屧,雨暗只空村。
《漢語大詞典》:深沈
亦作“ 深沉 ”。
(1).深刻周密。汉书·王嘉传:“相 (梁相) 计谋深沉, 谭 ( 鞫谭 )颇知雅文。” 老舍 《且说屋里》:“ 方文玉 把烟灰弹在地毯上,而后用左手捏了鼻子两下,似乎是极深沉地搜索妙策。”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造物者的意旨,何等的深沉呵!”
(2).沉着持重。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光禄大夫 周举 、待中 杜乔 ,深沉正直,当世名臣。” 宋 曾巩 《张久中墓志铭》:“君为人,深沉有大度。”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八:“当他的眼珠定住的时候,他好像是很深沉,个性很强似的。”
(3).形容极深。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夏侯湛 《江上泛歌》:“凌波兮愿济,舟檝不具兮江水深沉。”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清 陈维嵩 《花发沁园春·月夜布席》词:“夜深沉,我醉休扶,和月和花同宿。” 阿章 《寒夜的别离》:“她那双跟妈妈一模一样的眼睛里,含着一眶泪水,就像潭水那么深沉。”
(4).重;沉重。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瞻九犗而深沉,望密蔚而曾逝。”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一:“但等工作一完毕,又静了下来,苦闷却更加深沉了。”
(5).深邃隐蔽。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宋 梅尧臣 《邃隐堂》诗:“华宇何深沉,但闻列图籍。” 许地山 《空山灵雨·处女底恐怖》:“深沉院落,静到极地。”
(6).低沉。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一时作者,深沉鬱于泉渊,逸嚮振于金石。” 华山 《山中海路》:“一声深沉的叹息,声音更缓慢了。”
《分类字锦》:径深(径深)
朱子 万杉寺诗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分类:
《漢語大詞典》:深察
(1).谓洞察幽微。史记·孔子世家:“聪敏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篤敬爱下,明知深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三章:“ 平市 各校,对于时事迭有表示其爱国之热诚,政府及社会均已深察。”
(2).深入考察;仔细观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所留意而深察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
《漢語大詞典》:深心
(1).犹一心,专心。史记·汲郑列传:“上愈益贵 弘 汤 , 弘 汤 深心疾 黯 ,唯天子亦不説也,欲诛之以事。”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向常侍》:“ 向秀 甘淡薄,深心託豪素。”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筑屋 苏门山 ,深心事经术。”
(2).深远的心意或用心。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未见 孟尝 之深心。”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姐姐的深心……大约 安公子 也不得明白。” 姚雪垠 《燕辽纪事》:“ 洪承畴 看了 张存仁 的这几句话,充分说明了 清 方必欲使他投降的深心,就是要为 明 朝文臣树立一个投降 清 朝后受到优养和重用的榜样。”
《國語辭典》:深长(深長)  拼音:shēn cháng
深邃长远。如:「他这一番话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漢語大詞典》:深衷
内心;衷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刘参军》:“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光禄经济器,精微自深衷。”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三表》:“伏奉圣旨,以臣上表陈让 邠州 观察使事,当体深衷。” 清 陆嵩 《赠龚蓝生照琪大令》诗:“相逢一语感相许,便与深衷吐款款。”
分類:内心衷情
《國語辭典》:精深  拼音:jīng shēn
精微深奥。《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赞曰》:「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唐。常衮〈授郗昂知制诰制〉:「有精深之学,实究儒元。」
《骈字类编》:溪深
水经注汉水又东径岚谷北口嶂远溪深涧峡次近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飗飗故川谷擅其目矣路六一诗话见水暖下马李义府边城秋气早诗溪深 难越川平望超忽 祖常北行诗见山转下
《骈字类编》:树深(树深)
元 贡师泰 听雨堂为周叔量赋 树深催暮色,竹密助秋声。
《漢語大詞典》:深严(深嚴)
(1).深邃严密。 唐 李绰 尚书故实:“自柜而入,则别有幽房邃阁,詰曲深严。”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九:“ 贾黄中 ‘青纶辉映轻前古,丹地深严隔世尘’……灿然有贵气。”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观此情形,必非内庭深严邃密之地。”
(2).指深沉庄严。 宋 苏轼 《策略五》:“及至后世,坏先王之法,安於逸乐而恶闻其过,是以养尊而自高,务为深严,使天下拱手,以貌相承而心不服。”
(3).谓极为严格。金史·文艺传下·王庭筠:“﹝ 庭筠 ﹞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
《漢語大詞典》:深谋(深謀)
深远周密的谋划。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 狐突 杜门不出。君子曰:‘善深谋也。’”史记·货殖列传:“由此观之,贤人深谋於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巖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古之所谓善深谋,居乎亲戚辅佐之位,则纳君於道,否则继之以死。” 清 朱锡 《幽梦续影》:“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
《骈字类编》:竹深
元 虞集 题康里子山尚书凝春小隐六韵 竹深每听尚书履,池暖时分太液杯。
《國語辭典》:深造  拼音:shēn zào
深入精微的境界。《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今多指进一步研究进修。如:「出国深造」。
《漢語大詞典》:深明
(1).犹精深。后汉书·儒林传下·何休:“羣公表 休 道术深明,宜侍帷幄。”
(2).通晓;精通。宋史·毕士安传:“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一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故 东汉 之文,类多深明治体之言。”滇剧《闯宫》:“本宫当今状元,天子门生,饱读诗书,深明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