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高玄
高超深奥。 唐 白居易 《题浔阳楼》诗:“常爱 陶彭泽 ,文思何高玄。”
分類:高超深奥
《漢語大詞典》:隐义(隱義)
(1).暗藏旨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2).深奥的义理。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之十一:“将亦有深辞隐义,不可晓邪?” 清 章学诚 《书滦志后》:“州县之志,出於一手,撰述非有前人隐义,待己阐明。”
《國語辭典》:典奥(典奧)  拼音:diǎn ào
意义深奥,不易明白的典籍。《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法真传》:「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也作「典隩」。
《漢語大詞典》:奥理
深奥的义理。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或稽往牘,或与晰奥理,酬答泉流,虽赡博者莫能难之。”
分類:深奥义理
《漢語大詞典》:玄味
(1).深奥的旨趣,常指 老庄 之道。 晋 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清风藻於中夏,鸞响厉乎入冥,玄味远猷,何荣如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孙长乐 作 王长史 誄云:‘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云笈七籤卷四:“余少耽玄味,志爱经书。”
(2).泛指高尚的趣味,境界。 唐 韩偓 《闲兴》诗:“景寂有玄味,韵高无俗情。”
(3).难以捉摸的神秘意味。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古人把文章看做了不得的东西……所以说来说去总带点玄味。”
《漢語大詞典》:索微
研求深奥玄妙的道理。《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是以达人研道,探賾索微,观天运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
《國語辭典》:博奥(博奧)  拼音:bó ào
广博深奥。《明史。卷二八三。儒林列传二。邓元锡列传》:「后不复会试,杜门著述,踰三十年,五经皆有成书,闳深博奥,学者称潜谷先生。」《红楼梦》第八二回:「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漢語大詞典》:奥雅
深奥典雅。 宋 叶适 《中奉大夫曾公墓志铭》:“公推衍大义,载於训词,扶善警姦,得承平奥雅之意。” 元 刘埙 隐居通义·理学三:“公学造深醇,所为文,奥雅篤厚,刊落华腴,而宿於理。”
分類:深奥典雅
《漢語大詞典》:玄赜(玄賾)
幽微深奥。晋书·葛洪传:“ 洪 博闻深洽, 江 左絶伦。著述篇章富於 班 马 ,又精辩玄賾,析理入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劭 、 王薈 共诣 宣武 ” 刘孝标 注引《劭荟别传》:“﹝ 劭 ﹞清贵简素,研味玄賾,大司马 桓温 称为凤鶵。”
分類:幽微深奥
《漢語大詞典》:隐辞(隱辭)
亦作“ 隐词 ”。 指含意不明显或深奥难明的词句。 唐 杨于陵 《和权载之离合诗》:“昼游有嘉话,书法无隐辞。”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幼读 德清 俞氏 书,至古书疑义举例,叹为絶作,以为载籍之中,奥言隐词,解者纷歧,惟约举其例,以治羣书,庶疑文冰释。”
《漢語大詞典》:神谷
深奥莫测的山谷。 元 虞集 《题张希孟凝云石》诗:“潜龙起神谷,震惊天上闻。亟视恐无及,化为九龙文。”
《漢語大詞典》:窅默
深奥精微。 唐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唐 韩愈 《孟生诗》:“作诗三百首,窅默 咸池 音。” 宋 曾巩 《泰山谢雨文》:“乃不知夫神与道而为徒,虽窅默而难明。”
《漢語大詞典》:深眇
深远。庄子·庚桑楚:“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成玄英 疏:“眇,远也。”
深奥精微。 宋 叶适 《丁少詹墓志铭》:“纵笔所就,词雄意确,论事深眇,皆有方幅。”
《漢語大詞典》:玄诠(玄詮)
深奥的义理。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但晓理会玄詮,也曾透明佛证。”
分類:深奥义理
《漢語大詞典》:玄渊(玄淵)
(1).深渊。《楚辞·九章·惜往日》:“临 沅 湘 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窈若玄渊之万仞,则近不能以少多量焉。” 明 高叔嗣 《叙怀》诗:“升龙假玄渊,鸣凤託芳条。”
(2).指道德的深奥境地。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澡身玄渊,宅心道秘。” 刘良 注:“玄渊、道秘,皆道德深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