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
词典
2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津际
莽莽
无远
漠然
鸿洞
瀁漭
洸洋
浩瀁
旷瀁
《漢語大詞典》:
津际(津際)
涯际;边际。 南朝 梁
江淹
《遣大使巡诏》
:“﹝朕﹞思所以关访治蠹,询求民瘼。才寡务殷,若无津际。”际,一本作“ 漈 ”。
分類:
涯际
边际
《國語辭典》:
莽莽
拼音:
mǎng mǎng
1.草木茂盛幽深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2.渺无边际的样子。唐。
杜甫
秦州杂诗
二○首之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唐。岑参〈走马川行奉封大夫出师西征〉诗:「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分類:
草率
茂盛貌
长大
无涯
众多貌
茂盛
长大貌
众多
气势
渺茫
涯际
时间
雄浑
迷茫
鲁莽
长远
累累
无际
悠久
《漢語大詞典》:
无远(無遠)
(1).谓无论多远之处。
《
书·洛诰
》
:“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
:“皇泽广被,惠济无远。”
(2).指杳无涯际。 晋
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
:“乘不疾之舆,以涉无远之道;命外身之驾,以应十方之求。”参见“ 无远弗届 ”。
(3).不要疏远。
《诗·小雅·伐木》
:“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高亨 注:“无远,即不要疏远。”
分類:
无远
无论
无涯
疏远
涯际
《國語辭典》:
无远弗届(無遠弗屆)
拼音:
wú yuǎn fú jiè
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书经。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宋。
胡铨
御试策一道
:「而惟民是察,持以至诚,无远弗届。」
分類:
不管
《國語辭典》:
漠然
拼音:
mò rán
1.寂静无声。《庄子。天道》:「老子漠然不应。」
2.不关心、不相关或无知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众朋友多来吊唁,就中便有说著会试一事的,灿若漠然不顾。」
分類:
漠然
寂静
冷淡
清虚
茫然
寂静貌
无涯
淡泊
涯际
不关心
所知
知觉
《國語辭典》:
鸿洞(鴻洞)
拼音:
hóng tóng
1.大同、混同为一。《淮南子。原道》:「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2.相连无涯的样子。《文选。王褒。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分類:
虚空
混沌
无涯
涯际
《漢語大詞典》:
瀁漭
水广大无涯际貌。 明
张居正
《寄题秀溪》
诗:“清溪开瀁漭,飞瀑泻洪流。”
分類:
水广
广大
无涯
涯际
《國語辭典》:
洸洋
拼音:
guāng yáng
1.水深广的样子。
2.荒诞。《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分類:
无涯
涯际
言辞
文章
恣肆
放纵
《漢語大詞典》:
浩瀁
(1).水流壮阔貌。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
:“纷晻曖以乱错兮,漫浩瀁而未静。” 晋
葛洪
《
抱朴子·交际
》
:“ 玄圃 极天,盖由众石之积;南溟浩瀁,实须羣流之赴。” 晋
庾阐
《扬都赋》
:“于是乎源泽浩瀁,林阜隐薈。”
(2).形容无涯际。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
:“兹感激以达神,岂浩瀁而弗营?” 晋
葛洪
《
抱朴子·辞义
》
:“虽并属文,参差万品,或浩瀁而不渊潭,或得事情而辞钝。”
分類:
水流
壮阔
无涯
涯际
《漢語大詞典》:
旷瀁(曠瀁)
亦作“ 旷样 ”。 水深广无涯际貌。 唐
苏源明
《秋夜小洞庭离燕诗》
序:“﹝舟﹞入 小洞庭 ,迟夷彷徨,眇缅旷样。”参见“ 瀇瀁 ”。
分類:
水深
深广
无涯
涯际
《國語辭典》:
瀇瀁
拼音:
wǎng yàng
水势浩大的样子。《淮南子。览冥》:「潦水不泄,瀇瀁极望。」《文选。枚乘。七发》:「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瀁兮,慌旷旷兮。」
分類:
水深
深广
无涯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