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华严经·寿量品》
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
《艺文类聚》卷七十七〈内典部下·寺碑〉
〈景明寺碑〉曰:孰不旷息相催,飞驰共尽。泡沫不足成喻,风电讵可为言。而皆迁延爱欲,驰逐生死。眷彼深尘,迷兹大夜。坐积薪于火宅,负沉石于苦海。
典故
相关人物
霍去病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2934~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馀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彊,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大将军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后击单于。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得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广自杀。右将军至,下吏,赎为庶人。大将军军入塞,凡斩捕首虏万九千级。是时匈奴众众失单于十馀日,右谷蠡王闻之,自立为单于。单于后得其众,右王乃去单于之号。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三,取食于敌,逴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按,崔浩云『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广异志》云『在沙漠北』。」

例句

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 崔融 从军行

典故
海鸟悲钟鼓
 
鲁人疑海鸟
  
鲁门海鸟


《庄子》外篇·卷六下《至乐》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简释

鲁禽:喻任性旷达之人。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例句

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李白 赠任城卢主薄

莫学鲁人疑海鸟,须知庄叟恶牺牛。 罗隐 村桥

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骆宾王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

典故
潘江
   
相关人物
潘岳
 
陆机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五〈钟嵘·诗品上〉
晋黄门郎潘岳诗,其源出于仲宣。翰林叹其翩翩然如翔禽之有羽毛,衣服之有绡縠,犹浅于陆机。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嵘谓益寿轻华,故以潘胜。翰林笃论,故叹陆为深。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例句

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双溪逢陆海,荆渚遇平津。 贯休 赠抱麻刘舍人

呵叱潘陆鄙琐屑,提挈扬孟归孔门。 顾云 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

藻掞潘江澈,尘虚范甑清。 骆宾王 和李明府

典故
落红愁如海


《淮海居士长短句》卷中〈千秋?〉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典故
待乌
 
待鸟头白
 
淋乌白头
 
瀚海乌头
 
乌改白头
  
乌白头
  
乌盼头白
 
乌头暗雪
 
乌头有白十
 
乌头未变
   
生马角
 
毕逋头白
 
白尽乌头
 
角马
 
头白
  
头白岂无缘
 
马未角
  
马角望燕丹
  
马头无角
 
马头觅角

相关人物
燕太子丹


《论衡校释》卷五〈感虚第十九〉
传书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当此之时,天地祐之,日为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秦王以为圣,乃归之。」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燕丹子〉曰:「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乃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风俗通》及《论衡校释》皆有此说,仍云「厩门木乌生肉足」。

简释

乌头白:喻处境困难,或喻不可能之事。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乌头因感白,鱼尾为劳赪。”


例句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李商隐 人欲

青云马生角,黄州使持节。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杜牧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白居易 自题

典故
南海献荔支


《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本纪·和帝〉~94~
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

例句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杜甫 病桔

典故
秦皇鞭鬼鞭
 
秦皇驱山
 
秦皇驱峰
 
驱石到海
 
驱石架津

相关人物
秦始皇


《艺文类聚》卷七十九
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

例句

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 施肩吾 鄠县村居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李白 古风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杜甫 陪李八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 庄南杰 伤歌行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马湘 登杭州秦望山

长吉太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齐己 谢荆幕孙郎中见示乐府歌集二十八字

典故
参考典故
天马


《隋书》卷八十三〈西域列传·吐谷浑〉~842~
青海周回千馀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焉。多氂牛,饶铜、铁、朱砂。地兼鄯善、且末。西北有流沙数百里,夏有热风,伤毙行旅。风之将至,老驼预知之,则引项而鸣,聚立,以口鼻埋沙中。人见则知之,以毡拥蔽口鼻而避其患。

例句

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

舞成青海马,斗杀汝南鸡。 李商隐 思贤顿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李商隐 咏史

典故
磬襄入海

相关人物
襄子


《论语》卷九《微子》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例句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 白居易 华原磬

典故
射海鱼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63~
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

例句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李白 古风之三

典故
石驱东海


《艺文类聚》卷七十九〈灵异部下·神〉~347~
《三齐略记》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
《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神一·秦始皇〉~237~
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所出处。传云:「时有神能驱石下海。阳城十一山,今尽起立,嶷嶷东倾,如相随行状。又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皆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或云,非人功所建,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感其惠,乃通敬于神,求与相见。神云:「我形丑,约莫图我形,当与帝会。」始皇乃从石桥入三十里,与神相见。帝左右有巧者,潜以脚画。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即转马。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
典故
相关人物
荀况


《荀子·议兵篇》~326~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殷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蹙而趋之,无幽閒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典故
陶潜观海图

相关人物
陶潜


《陶渊明集》卷四〈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例句

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 李德裕 海鱼骨

典故
田横海岛
 
田横号齐

相关人物
田横


《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附《田横传》
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彭越为梁王。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馀人入海,居中。高帝闻之,以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有乱,乃使使赦横罪而召之。

例句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一

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 韦庄 赠云阳裴明府

《國語辭典》:苦海  拼音:kǔ hǎi
1.比喻痛苦的处境。《红楼梦》第六三回:「这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脱去皮囊,自了去也。」
2.佛教用语。比喻生死轮回的三界。《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第一》:「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高级汉语词典》:临海  拼音:lín hǎi
浙江省的县。位于省东部,人口100万,城市人口6万。浙江沿海陆上交通枢纽。甘蔗产量在省内占前列
分类:临海
《國語辭典》:鲁禽(魯禽)  拼音:lǔ qín
传说春秋时,一海鸟栖息在鲁国郊外,鲁侯以为祥瑞,便迎至宗庙,并奏九韶古乐,备三牲礼,结果海鸟不吃不喝,三天就死了。见《庄子。至乐》。后比喻旷达任性的人无法忍受官宦生活的拘束。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诗:「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分類:海鸟
《漢語大詞典》:潘陆(潘陸)
(1). 晋 文学家 潘岳 和 陆机 的并称。宋书·谢灵运传论:“降及 元康 , 潘 陆 特秀。”南齐书·文学传论:“ 潘 陆 齐名, 机 岳 之文永异。” 唐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诗:“ 潘 陆 应同调, 孙 吴 亦异时。”
(2).泛指文人学士。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潘 陆 词锋骆驛飞, 张 曹 翰苑纵横起。”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一日休沐无所向,森森 潘 陆 随车障。”
《國語辭典》:陆海(陸海)  拼音:lù hǎi
1.高平而物产丰饶的陆地。《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唐。颜师古。注:「言其地高陆而饶物产,如海之无所不出,故云陆海。」
2.西藏地方自阿里以东至札什伦布,随地皆山,山皆积雪。每至入夏,冰雪融化、水流遍地,称为「陆海」。
《國語辭典》:陆海潘江(陸海潘江)  拼音:lù hǎi pān jiāng
以江、海比喻晋朝文学家潘岳和陆机的才华横溢。语本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晋平原相陆机》:「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也作「潘陆江海」、「潘江陆海」。
分類:文才
《漢語大詞典》:乌白(烏白)
谓乌鸦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南朝 梁简文帝 《妾薄命》诗:“转山犹可遂,乌白望难期。”《陈书·衡阳献王昌传》:“及鼎业初基,外蕃逆命,聘问斯阻,音介莫通,睠彼机桥,将隣乌白。”参见“ 乌白马角 ”、“ 乌头白马生角 ”。
《國語辭典》:乌白马角(烏白馬角)  拼音:wū bái mǎ jiǎo
相传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在秦为人质,因秦王待之无礼而请求返国。秦王则以乌鸦头变白,马头生角的条件刁难他。见《燕丹子。卷上》。后以乌白马角比喻困境,或不可能实现的事。南朝宋。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四首之四:「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也作「乌白头,马生角」。
《漢語大詞典》:乌头白马生角(烏頭白馬生角)
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燕丹子》卷上:“ 燕太子 丹 质於 秦 , 秦王 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 秦王 不听,谬言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许耳。 丹 仰天嘆,乌即白头,马生角, 秦王 不得已而遣之。”《轰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乌头白马生角,也不能成功?”
《漢語大詞典》:乌头白(烏頭白)
乌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唐 白居易 《答元郎中》诗:“我归应待乌头白,慙愧 元郎 误欢喜。” 唐 李商隐 《人欲》诗:“ 秦中 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宁调元 《用东坡狱中遗子由韵寄约真戊沙》:“几时待得乌头白, 弱水 东流更向西。”参见“ 乌头白马生角 ”。
《漢語大詞典》:乌头白马生角(烏頭白馬生角)
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燕丹子》卷上:“ 燕太子 丹 质於 秦 , 秦王 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 秦王 不听,谬言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许耳。 丹 仰天嘆,乌即白头,马生角, 秦王 不得已而遣之。”《轰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乌头白马生角,也不能成功?”
《漢語大詞典》:乌头马角(烏頭馬角)
同“ 乌白马角 ”。 清 钱谦益 《一叹示士龙》诗:“一叹依然竟陨霜,乌头马角事茫茫。” 清 顾贞观 《金缕曲》词:“廿载 包胥 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柳亚子 《夜梦陶公醒而赋此》诗:“乌头马角费疑猜,又见离魂入梦来。”
《漢語大詞典》:头白乌(頭白烏)
白头乌鸦,传说中的不祥鸟。
分類:不祥
《國語辭典》:马生角(馬生角)  拼音:mǎ shēng jué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也,大过。」
分類:乌头仰天
《漢語大詞典》:马角乌头(馬角烏頭)
《燕丹子》卷上:“ 燕 太子丹 质於 秦 , 秦王 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 秦王 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后因以“马角乌头”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清 曹贞吉 《百字令·咏史》词:“ 田光 老矣,笑 燕丹 宾客,都无人物,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感愤》:“壮岁从征沙漠,望穷马角乌头,暮年迁謫 江州 ,吟尽荻花枫叶。”
分類:实现
《漢語大詞典》:青海马(青海馬)
(1).即青海骢。 唐 李商隐 《咏史》:“运去不逢 青海 马,力穷难拔 蜀山 蛇。” 刘学锴 等集解引 胡以梅 曰:“始而奢靡无道,一至运去力穷,必归消灭,如 青海 虽有龙马,边藩叛而不贡。”
(2).泛指骏马。 唐 李商隐 《思贤顿》诗:“舞成 青海 马,鬭杀 汝南 鸡。” 朱鹤龄 笺注引唐书·乐志:“ 玄宗 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乐》数十曲。每千秋节,舞於 勤政楼 下。”
分類:骏马
《國語辭典》:四海一家  拼音:sì hǎi yī jiā
四海之内,如同一家。形容天下统一。宋。陆游 感愤诗:「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这冒险捐躯,都是侠客的勾当。……而今是四海一家的时候,任你荆轲、聂政,也只好叫做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