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沿海  拼音:yán hǎi
1.沿著海边。《国语。吴语》:「于是越王句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溯淮以绝吴路。」
2.靠海一带。《三国演义》第一回:「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捲入海中。」
《國語辭典》:蒲牢  拼音:pú láo
古代传说中的野兽。《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发鲸鱼铿华钟」句下唐。李善。注:「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明。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
《漢語大詞典》:海鸟(海鳥)
在海岛上或海边生长、栖息的鸟类。国语·鲁语上:“海鸟曰‘爰居’,止於 鲁 东门外三日, 臧文仲 使国人祭之。” 晋 张华 《鹪鹩赋》:“海鸟鶢鶋,避风而至。” 唐 李白 《赠任城卢主簿潜》诗:“海鸟知天风,窜自 鲁 郊东。” 陈福北 《祖国南海上的明珠--西沙群岛》:“那里的树林栖息着数以千万计的各种海鸟。”
《漢語大詞典》:犯斗
神话传说天河通海,有个住在海边的人,见年年八月海上木筏按期往来,便带粮乘筏,泛游至天河,见到 牛郎 织女 。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又相传 汉 张骞 出使 大夏 ,寻 河 源,乘槎见所谓 牛郎 织女 。见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乘槎》引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后以“犯斗”指登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每举笔而凌云,似乘槎而犯斗。”
《漢語大詞典》:海城
海边之城。 唐 马戴 《送皇甫协律淮南从事》诗:“ 隋 柳疏 淮 岸,汀洲接海城。” 唐 项斯 《寄流人》诗:“雾开蛮市合,船散海城孤。” 宋 陈师道 《和贾耘老春晚》:“一卧海城春又晚,不妨闲处得真机。”
分類:海边
《漢語大詞典》:海翁
住在海边的老人。典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唐 李商隐 《大仓箴》:“海翁无机,鸥故不飞;海翁易虑,鸥乃飞去。” 明 汪道昆 《五湖游》:“海翁自是忘机者,头白昏昏只醉眠。”
分類:海边老人
《國語辭典》:滨海(濱海)  拼音:bīn hǎi
沿海。《公羊传。僖公四年》:「君既服南夷矣,何不还师滨海而东服东夷且归。」
《國語辭典》:海关(海關)  拼音:hǎi guān
1.旧时设置于沿海地区以管制出入的关口。汉。刘向《列女传。珠崖二义》:「遂奉丧归,至海关。」
2.办理出入国境的监督、检查及徵收关税等事务的机关。
《漢語大詞典》:海津
(1).海边渡口。 唐 拾得 《诗》之二二:“ 天姥 峡关岭,通同次海津。”
(2).犹海水。 唐 寒山 《诗》之二八○:“积骨如毘富,别泪成海津。”
《漢語大詞典》:饮海(飲海)
饮马于海。谓军队进攻达到海边。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 建炎 庚戌,狄骑饮海,上躬御楼船,次於 龙翔 。”
《国语辞典》:海钓(海钓)  拼音:hǎi diào
在海边或海上垂钓。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动。如:「天候不好,海钓是很危险的。」
《国语辞典》:海崖  拼音:hǎi yá
海边高起的山壁。
分类:海边山壁
《国语辞典》:海滩(海滩)  拼音:hǎi tān
泛称海边的沙地。如:「我们在海滩上堆城堡。」
《漢語大詞典》:海聚
海边的村落。多指边远荒僻的区域。 宋 曾巩 《送江任序》:“或中州之人用於荒边侧境、山区海聚之间,蛮夷异域之处。”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自通邑大都至於荒陬海聚,无变容动色之虑。”
《國語辭典》:海港  拼音:hǎi gǎng
沿海供船只停泊的港口。如旅顺、大连、基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