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
词典
1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浑厚
庄重
繁声
丽淫
繁靡
靡习
靡滥
瘁音
风云月露
《國語辭典》:
浑厚(渾厚)
拼音:
hún hòu
1.纯朴老实。宋。
曾巩
馆中祭丁元珍文
:「子之为人,浑厚平夷,不阻为崖,不巧为机。」《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自从跟了安老爷,他便说从来不曾遇见一位高明浑厚的老爷。」
2.广博扎实。《新唐书。卷一七七。李翱传》:「翱始从昌黎韩愈为文章,辞致浑厚,见推当时。」
分類:
浑厚
淳朴
质朴
质朴厚重
朴厚
厚重
敦厚
纤巧
浮靡
《國語辭典》:
庄重(莊重)
拼音:
zhuāng zhòng
庄严郑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看这些人见了那个未冠的,甚是恭谨。那未冠的待他众人甚是庄重。」
分類:
庄重
文辞
书体
举止
端正
谨严
浑厚
随便
典雅
端重
秀丽
轻浮
不浮
柔弱
浮靡
虚夸
《漢語大詞典》:
繁声(繁聲)
(1).指浮靡的音乐。
《
后汉书·伏湛宋弘等传论
》
:“ 宋弘 止繁声,戒淫色,其有
《关雎》
之风乎!”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声色》
:“至乃 郑卫 繁声,抑扬絶调,足使风云变动,性灵感召。” 清 陈廷焯
《
白雨斋词话
》
卷五:“人情不能无所寄,而又不能使天下同出一途,
《大雅》
不多见,而繁声於是乎作矣。”
(2).繁杂的声音。 清
金农
《山中吉祥草忽尔吐花抽茎因赋转韵五字诗记之》
:“涧风无繁声,逆鼻清香生。”
分類:
繁杂
浮靡
声音
音乐
《漢語大詞典》:
丽淫(麗淫)
艳丽而浮靡。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物色
》
:“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唐
刘知几
《
史通·核才
》
:“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诵 失路, 灵均 当轴。” 宋
叶适
《汉阳军新修学记》
:“而悲愤刻约,琢外巧之卉木,遂变
《风》
《雅》
而为丽淫者,亦不自悟其失也。”
分類:
艳丽
浮靡
《漢語大詞典》:
繁靡
繁琐浮靡。 明
顾起纶
《
国雅品·士品二
》
:“ 曾少詹 子启 ,该博逸荡,其才长於七言,古遂切直,健捷为工,颇以繁靡为累。” 明
胡应麟
《
诗薮·古体上
》
:“ 晋 诸作者,浮慕三百,欲去文存质,而繁靡板垛,无论古调,并工语失之。”
分類:
繁琐
浮靡
《漢語大詞典》:
靡习(靡習)
指浮靡的文风。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三 唐 风尚,人工篇什,各思自见,故不復模古。 陈 隋 靡习, 太宗 已以清丽振之矣。”
分類:
浮靡
文风
《漢語大詞典》:
靡滥(靡濫)
(1).流动泛滥。
《淮南子·原道训》
:“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2).浮靡失实。 明
王守仁
《传习录》
卷中:“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之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復其心体之同然。”
分類:
流动
浮靡
泛滥
失实
《漢語大詞典》:
瘁音
谓恶辞。指言辞浮靡。
《
文选·陆机〈文赋〉
》
:“或寄辞於瘁音,言徒靡而弗华。” 李善 注:“瘁音,谓恶辞也。” 叶景葵
《〈蔽庐丛志〉序》
:“而一二瘁音之夫,自矜杼轴,揄扬骤作,徒貽 子阳 之讥,无当 步兵 之目。”
分類:
指言
言辞
浮靡
《國語辭典》:
风云月露(風雲月露)
拼音:
fēng yún yuè lù
语本《隋书。卷六六。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比喻浮靡绮丽,吟风弄月的诗文。《红楼梦》第八一回:「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
分類:
绮丽
浮靡
吟风弄月
诗文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