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桃花浪
寒浪
浪掷
浮浪
浪卷
恶浪
浪纹
涛浪
大浪
秋浪
乐浪
浪惊
绿浪
浪言
驾浪
《漢語大詞典》:桃花浪
(1).犹桃花汛。 唐 杜甫 《春水》诗:“三月桃花浪,江流復旧痕。” 宋 张元干 《满江红》词:“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参见“ 桃花汛 ”。
(2).传说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鱼集聚 龙门 下,跃过 龙门 的化为龙,否则点额暴腮。见 辛氏 《三秦记》。后遂以比喻春闱。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 禹门 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 鲍 氏 安国 、 安行 、 安世 兄弟,三科连中,故 程文昌 伯禹 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亏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 龙门 的个个颠狂。”
《國語辭典》:桃花汛  拼音:táo huā xùn
每年春天桃花开时,黄河等处涨起的潮流。宋。吴文英〈水龙吟。夜分溪馆渔灯〉词:「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汛,宫沟上,春流紧。」也称为「桃花水」、「桃汛」、「春汛」。
《骈字类编》:寒浪
唐 刘长卿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喧呼觉船重。
唐 卢纶 送惟良上人归江南 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國語辭典》:浪掷(浪擲)  拼音:làng zhí
随意耗费。如:「浪掷光阴」。《明史。卷二五○。孙承宗列传》:「与其以百万金钱浪掷于无用之版筑,曷若筑宁远要害以守。」
《國語辭典》:浮浪  拼音:fú làng
流荡不务正业。《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五》:「今既招雇,恐止得浮浪奸伪之人。」《水浒传》第二回:「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
《骈字类编》:浪卷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 云翻浪卷不可识,鸟兽成形花倒植。
唐 李洞 客亭对月 游子离魂陇上花,风飘浪卷绕天涯。
《漢語大詞典》:恶浪(惡浪)
险恶的波浪。亦用以比喻困难。
《骈字类编》:浪纹(浪纹)
秦韬玉钓翁诗见潭定下
《骈字类编》:涛浪(涛浪)
刘岩夫与段校理书男子生而悬弧示有事于四方固不得与儿女曹并列依违以没世每欲奋廓埃壒破开涛浪耸翼云汉垂名竹帛
《國語辭典》:大浪  拼音:dà làng
1.巨大的风浪。如:「台风暴风半径已接近本岛,东部沿海都将出现大浪,请附近居民多加小心。」宋。苏洵〈送任师中任清江〉诗:「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三国演义》第一回:「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捲入海中。」
2.指重大的挫折、打击。如:「历经了几番人生大浪,他依然乐观进取,努力不懈。」
《漢語大詞典》:秋浪
(1).秋日的水波。 唐 刘禹锡 《和窦中丞晚上容江作》:“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雾朝。” 唐 杜牧 《张好好诗》:“龙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 唐 沈亚之 《汴州船行赋岸傍所见》诗:“秋浪时迴沫,惊鳞乍触航。”
(2).指秋风吹落的枯叶。 唐 皎然 《劳劳山居寄呈吴处士》诗:“寒园扫绽栗,秋浪拾乾薪。”自注:“ 楚 人呼养柴为秋浪。” 清 曹寅 《题画》诗:“题向贉池无好语,漫山秋浪不生云。”
《国语辞典》:乐浪(乐浪)  拼音:lè làng
郡名。汉武帝灭朝鲜时所设置,在今北韩平壤附近。
《骈字类编》:浪惊(浪惊)
赵孟頫胜概楼诗见山色下
《漢語大詞典》:绿浪
(1).碧波。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平沙緑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 唐 白居易 《正月三日闲行》诗:“緑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2).比喻被风吹动起伏不定的农作物。 宋 苏轼 《答郡中同僚贺雨》诗:“登城望麰麦,緑浪风掀舞。”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这儿是半山窝里一道川,牧草长得非常茂盛,在夏风里掀起一层层绿浪。”
《國語辭典》:浪言  拼音:làng yán
1.狂妄的话。《西游记》第五回:「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
2.誇大其辞。《醉醒石》第一一回:「魏推官道:『寂上人,果然能前知么?』寂和尚道:『不敢,是小僧浪言。』」
《漢語大詞典》:驾浪(駕浪)
(1).乘浪;鼓浪。 唐 元稹 《洞庭湖》诗:“驾浪沉西日,吞海接曙河。” 清 陈恭尹 《赠余鸿客》诗:“长风驾浪作丘壑,蜃楼海市相峥嶸。”
(2).指鼓起的巨浪。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黄牛 平驾浪,画鷁上凌虚。”
分類: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