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徘徊 拼音:pái huái
1.来回走动。《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断,并忘饥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望见那晚烟渐散,水光里月色渐明,徘徊了一会儿,复身上船来安歇。」也作「裴回」。
2.流连。《文选。宋玉。风赋》:「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唐。李白〈月下独酌〉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也作「裴回」。
3.萦绕。《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4.纷杂起落。晋。陶渊明〈閒情赋〉:「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烱烱不寐,众念徘徊。」
5.犹豫不决。《薛仁贵征辽事略》:「欲往南路,诚恐北有,欲往北行,诚恐南有,徘徊不已。」《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时在帝侧,闻知此言,奏曰;『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帝徘徊不忍。」
2.流连。《文选。宋玉。风赋》:「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唐。李白〈月下独酌〉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也作「裴回」。
3.萦绕。《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4.纷杂起落。晋。陶渊明〈閒情赋〉:「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烱烱不寐,众念徘徊。」
5.犹豫不决。《薛仁贵征辽事略》:「欲往南路,诚恐北有,欲往北行,诚恐南有,徘徊不已。」《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时在帝侧,闻知此言,奏曰;『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帝徘徊不忍。」
《國語辭典》:因循 拼音:yīn xún
1.遵循旧习而无所改动。《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自高祖之兴,至于孝宣,君明臣忠,谟谋深博,犹因循旧章,不轻改革。」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及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
2.敷衍慢怠。唐。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祗因循。」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这里傍边侧立索慇勤,怎敢道怠因循!」
3.悠游閒散。唐。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唐。韩偓 拥鼻诗:「却要因循添逸兴,若为趋竞怆离忧。」
4.蹉跎、延误。唐。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栉沐寄道友〉诗:「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
2.敷衍慢怠。唐。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祗因循。」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这里傍边侧立索慇勤,怎敢道怠因循!」
3.悠游閒散。唐。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唐。韩偓 拥鼻诗:「却要因循添逸兴,若为趋竞怆离忧。」
4.蹉跎、延误。唐。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栉沐寄道友〉诗:「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
《漢語大詞典》:低佪
徘徊,流连。《楚辞·九章·抽思》:“低佪夷犹,宿 北姑 兮。” 宋 曾巩 《尹公亭记》:“至於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览其跡者,莫不低佪俯仰,想 尹公 之风声气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琴心曲》:“顾影低佪若有情,月华如水秋衣湿。”参见“ 低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