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6,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洞底
风洞
洞章
丹洞
洞灵
紫洞
洞究
洞宫
洞岩
洞澈
两洞
桃源洞
洞真
洞烛
真洞
《骈字类编》:洞底
孔武仲登齐山诗山腰仄塞原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 贡奎游三天洞诗洞底天无隔多应禹凿开峻又洛阳伽蓝记建春门内有翟泉水澄清洞底云刘 东阳金华山栖志回溪映流则十仞洞底肤寸合必千里雨散
《國語辭典》:风洞(風洞)  拼音:fēng dòng
航空科学上指一种可产生气流的隧道,其流速可控制,用以对运输工具模型及系统作空气动力测试之用。
《漢語大詞典》:洞章
指道教经书。道教经书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故称。云笈七籤卷四十:“咏诵洞章,奚求不得。”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 李西臺 ﹞诗云:……金版佩上籍,玉音歌洞章。”
《漢語大詞典》:丹洞
(1).道观。 唐 王勃 《寻道观》诗:“碧坛清桂閾,丹洞肃松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仙院参差弄笙簧,人住深深丹洞旁,閒将双眼閲沧桑。”
(2).指仙境。 唐 刘禹锡 《麻姑山》诗:“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五:“自是神常入异境,无非丹洞玄圃,金堂玉陛。其中之人,则皆仙也。”
分類:道观仙境
《骈字类编》:洞灵(洞灵)
歙砚谱洞灵岩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连石产岩之左右无定处材璞至少而瑕脉多或有绝病莹净者可拟端溪之品而石理燥慢云明一统志洞灵岩在饶州府浮梁县东有洞四曰庆 曰莲花曰含虚曰张公有又洞灵山在郴州桂阳县东十七里内 岩洞九曲池水清味甘
《骈字类编》:紫洞
王勃观内怀仙诗牵花寻紫洞步叶下清溪杜白居易想东游诗紫洞藏仙窟元泉贮怪湫 牧赠李处士诗玉函怪牒锁灵篆紫洞风香吹碧桃前马令陪敕使麻先生祭岳诗忽下袁州使来游紫洞
《漢語大詞典》:洞究
深入探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非夫克明躁静之本,洞究存亡之域,临财无苟得,临难无苟免,而能索身於坦夷者,未之有也。”元史·张文谦传:“ 文谦 蚤从 刘秉忠 ,洞究术数;晚交 许衡 ,尤粹於义理之学。”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外国牙科:“独至西国医生,於牙疾实能洞究其原。”
分類:深入探求
《國語辭典》:洞宫(洞宮)  拼音:dòng gōng
唐朝人称道士所居住的寺院。唐。章八元 天台道中示同行诗:「八重岩崿叠晴空,九色烟霞绕洞宫。」
《骈字类编》:洞岩(洞岩)
明一统志洞岩山在金华府兰溪县东二十里山间有洞岩高三尺通金华洞
《漢語大詞典》:洞澈
见“ 洞彻 ”。
《國語辭典》:洞彻(洞徹)  拼音:dòng chè
明白透澈。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金史。卷一三一。方伎传。张元素传》:「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也作「洞澈」。
《骈字类编》:两洞(两洞)
唐书骠传见七穴下裴水经注泿水又东泾怀化县入于海水有䱜鱼 渊广州记曰䱜鱼长二丈大数围皮皆铝物生子子小随母觅食惊则还母腹中南越志曰暮从脐入旦由口出腹里两洞肠贮水以养子肠容二子两则四焉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骈字类编》:洞真
云笈七签皇清洞真道君曰皇清乃上清三仙皇之真人也洞真乃上清元老之君也
又手把神铃腰佩金珰口咏丨丨七变妙常丨明一统志丨丨观在河南府新安县西元建
又丨 观在衡州府酃县北
《國語辭典》:洞烛(洞燭)  拼音:dòng zhú
1.明亮的烛火。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洞烛冗悬,紫殿仙宫。」
2.透澈明白。如:「这几年的起起落落,让他真正洞烛世事无常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真洞
谓神仙洞府。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心悬真洞,梦到 华胥 ,乃眷名山,追惟圣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