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8,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琼户当窗
时若服匿
深如列厦
深窈虚廓
神清之洞
升降随波
日月飞精
佛类词典
曹洞五位
仙洞
洞山
洞山三顿棒
洞山麻三斤
洞山土地神
洞上
洞下
《分类字锦》:琼户当窗(琼户当窗)
罗大经 栖霞洞诗 玉桥巧横溪,琼户正当窗。
分类:
《分类字锦》:时若服匿(时若服匿)
皮日休 入林屋洞诗 有时若服匿,偪仄如见绷。
分类:
《分类字锦》:深如列厦(深如列厦)
程俱 张公洞诗 或深如列厦,或迮才容肩。
分类:
《分类字锦》:深窈虚廓(深窈虚廓)
林一龙大若岩记山盘水折凡一百五十里有洞状卷螺呀立千尺深窈虚廓梁陶弘景尝集真诰于此所谓石室也
分类:
《分类字锦》:神清之洞
欧阳修 戏石塘山隐者诗 我昔曾为洛阳客,偶向岩前坐盘石。四字丹青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云深路绝无人到,猿鹤今应待我来。
分类:
《分类字锦》:升降随波(升降随波)
苏轼 浮山洞诗 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
分类:
《分类字锦》:日月飞精(日月飞精)
茅亭客话尝读仙传拾遗云二十四化各有一大洞或深广千里五百里其中有日月飞精谓之伏辰之根下照洞口与人间无异
分类:
曹洞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洞山良价禅师为广接上中下之三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为五位。先言变叠之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为重离卦,第二取重离卦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为中孚卦,第三取中孚卦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为大过卦,更取其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还于前之重离卦,故三变而止。宝镜三昧谓之「叠而为三。」次取单离以其中爻回于下,则为巽卦,以中爻回于上,则为兑卦,依之而成前后之五卦。宝镜三昧谓之「变尽成五。」以此五卦判證修之浅深,名为功勋之五位,示理事之交涉,名为君臣之五位。功勋之五位,为洞山之本意,君臣之五位。为曹山之发明。又由卦爻之形而图黑白之五位。是亦洞山之发明:第一正中偏,正者、体也、空也、理也、偏者、用也、色也、事也、正中之偏者,正位之体处,具偏用事相之位也。是能具为体,所具为用,故以能具之体,定为君位。是君臣五位之君位也。学者始认体具之用,理中之事,作有为修行之位,为功勋五位之第一位,配于大乘之阶位,则与地前三贤之位相当。第二偏中正,是偏位之用具正位之体之位也。因之以能具之用定为臣位。即君臣五位之臣位也。在修行上论之则为正认事具之理用中之体,达于诸法皆空真如平等之理之位,即大乘之见道也。第三正中来,是有为之诸法如理,随缘,如性缘起者。即君视臣之位也。学者于此,如理修事,如性作行,是与法身菩萨由初地至七地之有功用修道相当者。第四偏中至(一本作兼中至林间录以之为大谬),是事用全契于体,归于无为者,即臣向君之位也。学者于此终日修而离修念,终夜用而不见功用,即由八地至十地之无功用修道位也。第五兼中到,是体用兼到,事理并行者。即君臣合体之位,而最上至极之佛果也。已上就法而论事理之回互,为君臣之五位,就修行上而判浅深,为功勋之五位。五灯会元曹山章曰:「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兼带者言兼中到之一位。白隐之五家要语曰:「却怪大圆镜智光黑如漆,此道正中偏一位,于此入偏中正一位修宝镜三昧多时,果證得平等性智初入理事无碍法界境致,行者以此不为足,亲入正中来一位依兼中至真修,获得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最后到兼中到一位折合还归炭里坐。」黑白之五相,五灯会元以第四偏中至作○纯白,第五兼中到造●纯黑者非也(是由偏中至误为兼中至而来),洞山之作有五位显诀,五位逐位颂,功勋五位颂,曹山之作,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五位旨诀,黑白五相偈。
仙洞
【佛学大辞典】
(杂名)仙人所居之山洞也。
洞山
【佛学大辞典】
(人名)筠州洞山悟本大师,名良价,姓俞氏,幼从五泄山默禅师出家,后,遍参诸师得法于云岩晟师。唐大中年中唱道于新丰,晚年移洞山,立偏正五位((参见:五位)),法威大扬。咸通十三年端坐长逝,寿六十三。谥悟本大师。见传灯录十五。【又】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为云门之法嗣。见五灯会元十五。以下附录为宗慧事。
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之五位。
【佛学常见辞汇】
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2。唯识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洞山三顿棒
【佛学大辞典】
(公案)「洞山初参云门,门问曰:近离甚处?山云:查渡。门曰:夏在甚处?山云:湖南报慈寺。门曰:几时离彼?山云:八月二十五日。门曰:放汝三顿棒。山明日上问讯: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甚么处?门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山于此大悟。」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无门关十五则。
洞山麻三斤
【佛学大辞典】
(公案)「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碧岩十二则,无门关十八则。
洞山土地神
【佛学大辞典】
(公案)「洞山和尚,一生住院,土地神觅他踪迹不见。一日厨前抛散米面。洞山起心曰:常住物色何得作践如此?土地神遂得一见,使礼拜。」见碧岩九十七则评。
洞上
【佛学大辞典】
(杂名)曹洞宗也对于末师末流而云上。
洞下
【佛学大辞典】
(杂语)曹洞宗之门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