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冻雀唐昭(凍雀唐昭)
指 唐昭宗 受 朱温 胁迫,由 长安 迁都 洛阳 事。资治通鉴·唐昭宗天佑元年:“﹝春正月﹞甲子,车驾至 华州 ,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復为汝主矣!’馆於 兴德宫 ,谓侍臣曰:‘鄙语云:“ 紇干 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乐处。”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因泣下霑襟,左右莫能仰视。”后因以“冻雀唐昭”为典,指处于穷途末路境地的帝王。 柳亚子 《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半壁匆匆三易主,君王神武有谁陪?官蛙 晋惠 原庸主,冻雀 唐昭 岂霸才!”自注:“ 永历帝 。”
《漢語大詞典》:都中纸贵(都中紙貴)
犹言 洛阳 纸贵。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 晋 左思 以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开始不被人赏识,后得到名士 皇甫谧 的赞赏,亲自为之作序, 张载 、 刘逵 为之作注释,另一名流 张华 也大加赞叹称扬,“於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 洛阳 为之纸贵”。见《晋书·文苑传·左思》。 唐 元稹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漢語大詞典》:粉荔枝
亦作“ 粉荔 ”。 唐 代 洛阳 人家正旦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洛阳岁节:“ 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鷄、葛燕、粉荔枝。” 明 瞿祐 《四时宜忌·正月事宜》:“ 洛阳 人家,正月元日造丝鷄、蜡燕、粉荔枝。十五日造火鹅儿,食玉粱糕。”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粉荔》:“玉烛宝典云: 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鸡、蜡燕、粉荔枝。故 宋 人贺正启有‘瑞霙饯腊,粉荔迎年’之句。”
《漢語大詞典》:芳蔬园(芳蔬園)
晋 代园圃名。旧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咸寧 四年,立 芳蔬园 於 金墉城 东,多种异菜。”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 晋 时有 芳蔬园 ,在 金墉 之东。”
《國語辭典》:鞭辟近里(鞭辟近裡)  拼音:biān bì jìn lǐ
鞭辟,督策。近里,深处。鞭辟近里指一个人作学问要自我督促,深入精微处研究。《朱子语类。卷四五。论语。卫灵公篇》:「至之问:『学要鞭辟近里』,『鞭辟』如何?曰:『此是洛中语,一处说作鞭约,大抵是要鞭督面里去。』」也作「鞭辟入里」。
《漢語大詞典》:得壹元宝(得壹元寶)
古钱名。 唐 乾元 二年 史思明 据 洛阳 时所铸。形制略似开元通宝。亦省称“ 得壹钱 ”、“ 得壹 ”。 宋 洪遵 泉志·伪品下·史思明得壹钱:“得壹钱,唐书·食货志曰:‘ 史思明 据 东都 铸“得壹元宝”钱,径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旧谱》曰:‘得臺钱,径寸三分,重十三銖。’余按此钱重十二銖六絫。”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 熙寧 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餘千文,皆‘顺天’、‘得壹’,当时在庭皆疑古无‘得壹’年号,莫知何代物。予按唐书, 史思明 僭号,铸‘顺天’、‘得壹’钱。 顺天 乃其伪年号,‘得壹’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
《漢語大詞典》:东方学士(東方學士)
指 唐 东方虬 。 明 杨慎 《垂杨篇》:“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詔乘西第将军马,诗夺 东方学士 袍。”按, 唐 武则天 幸 洛阳 ,令从官赋诗。 东方虬 诗先成,得赐锦袍;及 宋之问 诗成, 则天 称其词愈高,夺 虬 锦袍以赏之。参阅旧唐书·文苑传中·宋之问
《漢語大詞典》:定鼎门(定鼎門)
唐 代东都 洛阳 城南有三门,其正南名 定鼎门 。旧唐书·武攸绪传:“ 攸绪 应召至都,授太子宾客。寻请归 嵩山 ,制从之,令京官五品以上饯送于 定鼎门 外。” 唐 韩愈 《送郑十校理序》:“于其行日,分司吏与留守之从事,窃载酒肴,席 定鼎门 外,盛宾客以饯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长寿 三年, 则天 徵天下铜五十万餘斤,铁三百三十餘万,钱二万七千贯,於 定鼎门 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径一丈二尺,题曰‘大周万国述德天枢’。” 清 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东京城……南面三门,正南曰 定鼎门 。”参见“ 鼎门 ”。
《漢語大詞典》:鼎门(鼎門)
(1).城门名。旧 洛阳 城东南有 鼎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郟 ,山名, 鄏 ,地邑也。十年定鼎为王之东都,谓之新邑,是为王城。其城东南,名曰 鼎门 ,盖九鼎所从入也。”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蔼蔼 鼎门 外,澄澄 洛水 湾。” 唐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桂开客花名 郑袖 ,入 洛 闻香 鼎门 口。”
(2).城门名。旧 丹阳 郡门。《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驱车 鼎门 外,思见 昭丘 阳。” 张铣 注:“ 鼎门 , 丹阳 郡门也。”
(3).名门贵族。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鼎门疏照,穴岫翔辉。”
《漢語大詞典》:千金堨
古代水利工程名。在 河南省 洛阳市 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河南十二县境簿》曰: 河南县 城东十五里有 千金堨 。《洛阳记》曰: 千金堨 旧堰 穀水 , 魏 时更修此堰,谓之 千金堨 ……堨是都水使者 陈协 所造。”
《漢語大詞典》:七老会(七老會)
唐 白居易 晚年家居 洛阳 ,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 胡杲 、 吉皎 、 郑据 、 刘真 (一作 刘贞 )、 卢真 、 张浑 与 白居易 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 卢真 《七老会诗》云:“先时共作三朝贵,今日犹逢七老翁。”参阅 白居易 《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余亦次焉,偶于敝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诗。
《國語辭典》:邥垂  拼音:shěn chuí
地名。春秋时周朝属地,约在今河南洛阳附近。
《漢語大詞典》:却非殿(卻非殿)
亦作“却非殿”。 汉 宫殿名,在 洛阳 南宫 中。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冬十月癸丑,车驾入 洛阳 ,幸 南宫 却非殿 ,遂定都焉。”
《國語辭典》:荆棘铜驼(荊棘銅駝)  拼音:jīng jí tóng tuó
形容国土沦丧后残破的景象。参见「铜驼荆棘」条。宋。陆游 醉题诗:「只愁又踏关河路,荆棘铜驼使我悲。」
《漢語大詞典》:津门亭(津門亭)
东汉 洛阳 津门 所设之亭。东观汉记·东海恭王彊传:“ 彊 薨, 明帝 ……至 长乐宫 白太后,因出幸 津门亭 发丧。”
分類:洛阳
《漢語大詞典》:金牙门(金牙門)
古代 洛阳 城门名。太平御览卷一八三引《汉宫殿名》:“ 洛阳 有 泰夏门 …… 金牙门 、 不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