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泰 → 夳泰”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054,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泰一
泰誓
平泰
泰西
景泰
帖泰
将泰
下泰
泰折
泰斗
舒泰
泰通
泰甚
运泰
休泰
《國語辭典》:泰一  拼音:tài yī
天帝,天神中最尊贵者。《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唐。张守节。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
《国语辞典》:泰誓  拼音:tài shì
《书经》篇名。共三篇,为武王伐纣至孟津会盟誓师之文。也作「太誓」。
《骈字类编》:平泰
宋书礼志夫儒道深奥不可仓卒而成古之俊乂必三年而通一经比须寇贼清夷天下平泰然后修之则功成事定谁与制礼作乐者哉
《國語辭典》:泰西  拼音:tài xī
旧时对西方国家的称呼。《文明小史》第六○回:「做了六十回的资料,比泰西的照相还要照得清楚些,比油画还要画得透露些。」
分類:西方国家
《国语辞典》:景泰  拼音:jǐng tài
1.县名。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北,长城之南,黄河之西。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产小麦、谷物、瓜类及马、羊皮毛等。亦产煤、石膏等矿产。
2.明代宗的年号(西元1450~1457)。
《漢語大詞典》:帖泰
安宁;安定。《宋书·松滋侯子房传》:“今王化帖泰,宜辨忠邪,涓流不壅,燎火难灭。” 唐 陆龟蒙 《江南秋怀》诗:“相欢时帖泰,独坐岁峥嶸。”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其后两宫北狩,僭伪出,天下乱,於是新天子中兴 江 左, 四川 独帖泰。”
分類:安宁安定
《韵府拾遗 泰韵》:将泰(将泰)
阮瑀为曹操与孙权书幸蒙国朝将泰之运荡平天下
《骈字类编》:下泰
阮籍通易论小过下泰不宜于上下止上动有飞鸟之象焉
《漢語大詞典》:泰折
古代祭地神之处。在都城北郊。《礼记·祭法》:“燔柴於泰坛,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 郑玄 注:“坛、折,封土为祭处也。” 孔颖达 疏:“‘瘞埋於泰折祭地也’者,谓瘞繒埋牲,祭神州地祇於北郊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祭神州乐章》:“泰折严享,阴郊展敬。” 明 张煌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圜邱之祀告以谴,泰折之享降以諐。”
《國語辭典》:泰斗  拼音:tài dǒu
比喻负有声望的人,为世人所景仰;或指学术高深卓绝,为人瞻仰。参见「泰山北斗」条。
《國語辭典》:泰山北斗  拼音:tài shān běi dǒu
泰山为五岳之首,北斗星为众星中最明亮之星。泰山北斗比喻负有声望的人,为世人所景仰,或指学术高深卓绝,为人景仰。《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赞曰》:「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作「斗山」、「泰斗」、「山斗」。
《漢語大詞典》:舒泰
舒畅安宁。 前蜀 杜光庭 《皇帝本命醮词》:“俾五兵偃戢,百穀滋丰,中外和寧,生灵舒泰。”朱子语类卷三四:“有心要收束,则入於严厉。有心要舒泰,则入於放肆。” 沙汀 《烦恼》:“好几天来,他就看出她不舒泰,现在他更直觉到她刚才流过泪。”
《漢語大詞典》:泰通
国泰政通。 宋 范仲淹 《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泰通之朝,岂敢隐默。”
《漢語大詞典》:泰甚
太甚,过甚。汉书·循吏传·黄霸:“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罔极泰甚,古今同途。” 姚华 《曲海一勺·述旨》:“古俗浑朴,简略泰甚,踵事增华,乃益趋繁。”
分類:太甚过甚
《漢語大詞典》:运泰(運泰)
旧指时世太平。 南朝 陈 徐陵 《封陈公诏》:“时危所以贞固,运泰所以光熙。”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俟时开运泰,吾固自能处置矣。”
《漢語大詞典》:休泰
安好,安宁。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传:“安不忘危,休泰何可恃!” 唐 李德裕 《与纥扢斯可汗书》:“皇帝敬问 紇扢斯 可汗:时属载阳,想彼休泰。”
分類:安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