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参堂(參堂)  拼音:cān táng
进谒、拜见长辈或位尊者。《儒林外史》第七回:「举人报中了进士,即刻在下处摆起公座来升座,长班参堂磕头。」也作「参场」。
《漢語大詞典》:干堂
亦称“ 参堂 ”。 宋 官员注授差遣的方式之一。京朝官若不经吏部注授差遣,而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授,谓之“干堂”。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叔祖侍郎 婺 倅满秩造朝,未暇干堂,且归 嘉禾 。”
《国语辞典》:接种(接种)  拼音:jiē zhòng
将疫苗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以预防疾病。如:「接种牛痘」。
《國語辭典》:毒刺  拼音:dú cì
昆虫中,如蜜蜂、蠍等,其尾端有针刺,螫人畜时,能注射毒液,称为「毒刺」。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毒刺争兴,恶蛇竞起。」
《漢語大詞典》:造影
通过口服或注射某些x射线不能透过的药物,使某些器官在x射线下显示出来,以便检查疾病,例如钡餐造影。
《漢語大詞典》:毒钩(毒鈎)
指某些动物(如蝎子)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状针刺。
《國語辭典》:注射器  拼音:zhù shè qì
用以注射药物或抽出体内液体的用具。根据用途而有各种不同的式样和大小。现多为单次使用的抛弃式塑胶制品。
《國語辭典》:针剂(針劑)  拼音:zhēn jì
医药上指注射用的药物。
《國語辭典》:扎针(扎針)  拼音:zhā zhēn
中医指用针刺人体经穴,以达到医疗的效果。
《国语辞典》:免疫作用  拼音:miǎn yì zuò yòng
由于病原菌的侵入,接种疫苗或注射免疫血清,使人体产生或获得抗体,而对疾病有抵抗力的现象。
《国语辞典》:沙克疫苗  拼音:shā kè yì miáo
一种用来预防小儿麻痹症的注射疫苗。由死的小儿麻痹病毒制成,分数次注射入人体,藉以产生抗体,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保护,不致受到活病毒的感染。因细菌学家沙克(Jonas E. Salk)研制成功而命名。
《国语辞典》:人工气腹(人工气腹)  拼音:rén gōng qì fù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以特殊器械将已消毒的空气注射入腹腔中,使横膈膜上升,压缩肺部,促使病变部位萎缩。简称为「气腹」。
《国语辞典》:人工气胸(人工气胸)  拼音:rén gōng qì xiōng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方法。用特制的器械把经过消毒的空气注射到胸膜腔内,使胸膜腔充气,压缩肺部,使有病变的部位萎缩而逐渐痊瘉。
《国语辞典》:人工养殖(人工养殖)  拼音:rén gōng yǎng zhí
用人工注射精液于鱼卵中使其孵化成鱼。
《国语辞典》:抗毒血清  拼音:kàng dú xiě qīng
用毒蛇、昆虫、细菌等产生的毒素或病毒注射到动物体内而获得的血清。如抗蛇毒血清、白喉抗毒血清、抗狂犬病血清。
《国语辞典》:抗菌血清  拼音:kàng jùn xiě qīng
将病菌注射到动物体内所获得的具有抗体的血清。多用来预防、治疗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