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81
典故
22
词典
558
分类词汇
23
佛典
66
其它
12
共681,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29
30
31
3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泥塞竹管
泥水自蔽
泥腿光棍
泥古非今
泡沫水泥
炉石水泥
水泥丛林
水泥熟料
敷彩泥塑
罡神泥鬼
砍铁如泥
困处泥涂
空梁落燕泥
烂泥防有刺
泥马渡康王
《国语辞典》:
泥塞竹管
拼音:
ní sè zhú guǎn
比喻人不谙事理,一窍不通。《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也作「黑漆皮灯」。
分类:
不谙
事理
《国语辞典》:
泥水自蔽
拼音:
ní shuǐ zì bì
隐居于僻远的地方,不让人知道。三国魏。曹丕〈让县自明本志令〉:「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分类:
隐居
僻远
不让
知道
《国语辞典》:
泥腿光棍
拼音:
ní tuǐ guāng gùn
市井无赖之辈。《
红楼梦
》第四五回:「我说了一句,他就说了两车无赖的话,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也称为「泥腿」。
分类:
市井无赖
《国语辞典》:
泥古非今
拼音:
nì gǔ fēi jīn
坚持古老模式,否定现在作法,不知变通。如:「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终非治学之道。」
分类:
坚持
古老
模式
否定
现在
作法
不知
知变
变通
《国语辞典》:
泡沫水泥
拼音:
pào mò shuǐ ní
由水泥、泡沫剂和水混合制成的水泥。是一种具有隔音、隔热等效果的建材。如:「泡沫水泥是隔音的理想建材。」
分类:
水泥
混合
合制
《国语辞典》:
炉石水泥(炉石水泥)
拼音:
lú shí shuǐ ní
一种利用炼铁时所产生的炉渣作为原料而制成的水泥。炉石水泥乾燥速度较慢,但强度比一般水泥高,且耐腐蚀、耐潮,为高品质的水泥。
分类:
炼铁
产生
炉渣
原料
水泥
《国语辞典》:
水泥丛林(水泥丛林)
拼音:
shuǐ ní cóng lín
建筑物高耸林立、丛聚如森林般的现代都市。如:「随著都市的开发,青青草原已变成水泥丛林了。」
分类:
建筑物
高耸
林立
丛聚
森林
现代
都市
《国语辞典》:
水泥熟料
拼音:
shuǐ ní shóu liào
在水泥炼制过程中,将开采而来的石灰石、黏土、铁渣、细砂等研磨成粉的生料,放进窑里锻烧成半成品,称为「水泥熟料」。
分类:
水泥
炼制
开采
而来
石灰石
黏土
细砂
研磨
磨成
《国语辞典》:
敷彩泥塑
拼音:
fū cǎi ní sù
涂色彩的泥土塑像。属于描摹自然的现实艺术手法,上了色彩的泥塑比不上色的木雕、石雕、陶塑更肖似真实人物的外貌。
分类:
色彩
泥土
土塑
塑像
描摹
自然
现实
艺术
手法
《国语辞典》:
罡神泥鬼
拼音:
gāng shén ní guǐ
比喻游手好閒,惹事生非的人。《野叟曝言》第三三回:「衙门里书房差役,街坊上总甲排年,合那些罡神泥鬼,掮鹰放鹞的人,那一个不要来分使几个钱儿?」
分类:
游手好閒
惹事生非
《国语辞典》:
砍铁如泥(砍铁如泥)
拼音:
kǎn tiě rú ní
形容兵器非常锋利。《三国演义》第四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也作「削铁如泥」。
分类:
兵器
锋利
《国语辞典》:
困处泥涂(困处泥涂)
拼音:
kùn chǔ ní tú
处在泥泞难行的道路中。比喻陷入困苦环境,或处在卑下的地位。如:「以他的长才,虽然目前困处泥涂,有朝一日必能一鸣惊人。」
分类:
泥泞
难行
道路
路中
陷入
困苦
环境
《国语辞典》:
空梁落燕泥
拼音:
kōng liáng luò yàn ní
形容妇人空闺寂寞的景象。隋。薛道衡〈昔昔盐〉诗:「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分类:
妇人
寂寞
景象
薛道衡
《国语辞典》:
烂泥防有刺(烂泥防有刺)
拼音:
làn ní fáng yǒu cì
比喻危险常隐藏在不被注意的地方,要小心谨慎。如:「你别太得意,常言道:『烂泥防有刺』,还是小心点好!」
分类:
危险
隐藏
注意
地方
《国语辞典》:
泥马渡康王(泥马渡康王)
拼音:
ní mǎ dù kāng wáng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亡获救的故事。构原为金人的人质,后趁机脱逃,倦极而息于崔府君庙,梦见神人,告以金人追骑将至,宜速去,已在门外备马等候。康王惊醒,门外果有一马,便跃而南驰,日行七百里。渡河后马不再往前奔驰,下马视之,竟然是一匹泥马。后有「泥马渡康王」的传说。见《精忠岳传》第二○回。
分类:
宋徽宗
九子
逃亡
获救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