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蚓泣
惠洪 豆粥诗 我今万事不知他,但觉铜瓶蚯蚓泣。
《骈字类编》:夕泣
魏书韩子熙传:臣等潜伏闾阎,于兹六载,旦号白日,夕泣星辰,叩地寂寥,呼天无响,卫野纳肝,秦庭夜哭,千古之痛,何足相比。
《國語辭典》:衔泣(銜泣)  拼音:xián qì
忍住悲泣不出声。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衔泣吞声,长对公闾之怒。」
《漢語大詞典》:泫泣
流泪。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同坐仰嘆,观者俯听,莫不泫泣殞涕,悲怀慷慨。”南史·梁豫章王综传:“ 综 相抱哭,每日夜恒泫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母病绵惙,下丹药,渐就痊可。入视之,就榻泫泣。”
分類:流泪
《国语辞典》:泣祷(泣祷)  拼音:qì dǎo
发自衷心的诚恳祈祷。《宋史。卷四○四。柳约传》:「母病甚,泣祷于天。」
《韵府拾遗 缉韵》:知泣
钱文荐寒鸦赋:夜援琴而知泣,朝集幕而占欣。
《漢語大詞典》:沾泣
指哭泣。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佇立,沾泣,征骑駸駸。”
分類:哭泣
《漢語大詞典》:鬼夜泣
见“ 鬼夜哭 ”。
《漢語大詞典》:鬼夜哭
传说 仓颉 造字时鬼怕为书文所劾,因而夜哭。《淮南子·本经训》:“昔者 苍頡 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高诱 注:“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 清 王充 论衡·订鬼:“世称 紂 之时,夜郊鬼哭,及 仓頡 作书,鬼夜哭。” 清 黄遵宪 《杂感》诗:“造字鬼夜哭,所以示悲悯。”亦作“ 鬼夜泣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六二:“古人製字鬼夜泣,后人识字百忧集。”
《韵府拾遗 缉韵》:秋泣
萧颖士听早蝉赋:动闺人之夜悲,垂塞客之秋泣。
《骈字类编》:剑泣(剑泣)
唐 罗邺 老将 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
《漢語大詞典》:卞泣
卞和 之泣。 卞和 得玉璞以献 楚王 , 楚王 以为诈,砍其双脚, 卞和 抱其璞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后指因蒙受冤屈或不遇知己而痛苦悲伤。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滥窃商歌听,时忧 卞 泣诛。”参见“ 卞和 ”。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荆山得璞玉献于楚王,两次见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
《韵府拾遗 缉韵》:暮泣
王禹偁罔极赋:望松楸以暮泣,履霜露而晨啼。
《漢語大詞典》:遗泣(遺泣)
落泪。《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 王逸 注:“遗,堕也。言己居于山林,心中愁思,目视眇眇而泣下堕也。”
分類:落泪
《漢語大詞典》:诈泣(詐泣)
假哭。北史·阳休之传:“ 天保 之世, 魏侯 时遇甚深,鄙夫以众人见待,佞哀诈泣,实非本怀。” 隋 卢思道 《劳生论》:“美言諂笑,助其愉乐,诈泣佞哀,恤其丧纪。”
《骈字类编》:狐泣
明 刘基 蜀国弦 山都号风寡狐泣,杜鹃呜咽愁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