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浪态(浪態)
(1).波浪翻腾之貌。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檣形櫛櫛斜,浪态迤迤好。”
(2).轻浮放荡的样子。如:她在交际场中,那副媚人的浪态,令人作呕!
《漢語大詞典》:浪沫
波浪激起的泡沫。 郑振铎 《集外·移山填海话厦门》:“白色的浪沫在澎澎湃湃地有节奏而徐缓地扑向海边的赭苍色的古老的岩石上来。” 峻青 《黎明的河边》六:“风把浪沫和草屑吹到了我们的身上。”
《国语辞典》:波形  拼音:bō xíng
像波浪起伏的形状。如:「他把庭园里的矮树丛剪成波形,高低起伏,颇有曲折之美。」
《国语辞典》:波谷  拼音:bō gǔ
两波浪间的最低处,即波浪降下的最低点。
《國語辭典》:霈霈  拼音:pèi pèi
1.拟声词。形容波浪相互冲击的声音。《文选。宋玉。高唐赋》:「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唐。李善。注:「言水之奔扬踊起而相击,其状若云,又兴声霈霈然。」
2.水流盛大的样子。也作「沛沛」。
分類:波浪相击
《漢語大詞典》:连浪(連浪)
连绵起伏的波浪。 隋炀帝 《望海诗》:“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
《漢語大詞典》:荥瀯(滎瀯)
波浪回旋涌起貌。
分類:波浪回旋
《漢語大詞典》:束浪
汇聚起来的波浪。 明 王世贞 《月夜步西园积雪有述》诗:“束浪 钱唐 捲,飞花 大庾 残。”
分類:汇聚波浪
《國語辭典》:渹湱  拼音:hōng huò
拟声词。形容波浪相激荡的声音。如:「渹湱滂湃」。也作「渹渹」。
《漢語大詞典》:渹渹
波浪相激声。 清 金农 《曲江之上杂书》诗之五:“至今寒梦中,渹渹惊波涛。” 清 薛福成 《赠资政大夫前兵部侍郎广西巡抚壮节邹公行状》:“ 开封 城在 河 隄下,久不治,益隤大溜,渹渹殷殷,激盪震奔。”
《漢語大詞典》:渀湃
波浪互相冲击。 明 张居正 《贺少司寇少崖傅公三品奏最序》:“ 楚 之有 江 、 汉 、 衡 、 巫 ,山磅礴而水渀湃,故其人多任率简谅,有礧砢倜儻之概。然其蔽也,径直而不詘,锋鋭而鲜坚,世亦以此少之。” 清 黄景仁 《舟过龙门山》诗:“牵江忽一束,于此作渀湃。”
分類:波浪冲击
《國語辭典》:湃湃  拼音:pài pài
波涛声。宋。苏轼〈又次前韵赠贾耘老〉诗:「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馀澜鸣湃湃。」
分類:波浪相击
《漢語大詞典》:余澜(餘瀾)
未消逝的波浪。梁书·敬帝纪:“虽 泰山 頽峻,一志不遗,而 泗水 餘澜,千载犹在。”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餘澜怒不已,喧聒鸣瓮盎。”
《漢語大詞典》:逾波
亦作“踰波”。 谓后面的波浪凌越前面的波浪。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踰波趋浥,莅莅下瀨。”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踰波,后波凌前波也。”
《漢語大詞典》:潏波
汹涌的波浪。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四山咸露其翠微,而山下甸中,则平白氤氲,如铺絮,又如潏波。”
分類:汹涌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