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石水
(1).矿泉水。亦泛指泉水。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诗:“右眼昏花左足风,金篦石水用无功。”自注:“磁石水治风。” 元 刘诜 《雨晴门外独坐》诗:“琤琤石水鸣,忽洗人世听。”
(2).水气病的一种。《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症并治〉》:“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原注:“正水,水之在上病也;石水,水之在下病也。”
分類:水气泉水
《漢語大詞典》:龙睛(龍睛)
(1).太平御览卷七十引《淮南子》:“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注:“黄泉,黄龙之精汋也。”精,通“ 睛 ”。后因称泉水为“龙睛”。 唐 皮日休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诗:“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
(2).指杨梅。 宋 郭祥正 《杨梅石门》诗:“颗颗龙睛赤,深深映石门。”
分類:杨梅泉水
《國語辭典》:喷泉(噴泉)  拼音:pēn quán
原指由地下喷出的水,当雨水雪水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后,由于重力的缘故,自断层的裂口或峭壁底下喷出,故称为「喷泉」。喷泉温度随著它经过的岩层而不同,如在火山地区的温度较高,便成了「温泉」。现代的人工喷泉都是利用电帮浦或马达在水源上施加压力,并且注重四周装饰及喷水的形式变化。
《漢語大詞典》:乳水
(1).钟乳洞所流的泉水。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武陵 ﹞源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 唐 元结 《洄溪招隐》诗:“ 洄溪 正在此山里,乳水松膏常灌田。”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诗:“僊屋何广袤,乳水出其间。”
(2).水和乳交融,比喻融洽。 清 许承钦 《题蔡怀真画册》诗:“将军幕下称乳水,受命勤王事可纪。”
(3).乳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大奶奶的丈夫就吃她的乳水哺养大的。”
《漢語大詞典》:白泉
传说中的白色泉水。亦泛指清泉。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白泉》:“泉色白,自出山泽。得礼制则泽谷之白泉出,饮之使人长寿。” 唐 韦执中 《白云无心赋》:“触石苍野,扬埃白泉。”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宋 苏轼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诗之二:“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漢語大詞典》:泻月(瀉月)
形容泉水如月光倾洒。 唐 方干 《山中》诗:“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唐 曹松 《商山夜闻泉》诗:“泻月声不断,坐来心益閒。”
《漢語大詞典》:砂泉
从砂矿中流出的泉水。 唐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诗:“砂泉遶石通山脉,岸木黏萍是浪痕。” 元 陈栎 《黄山堂赋》:“既白悬於布水,亦红盎於砂泉。”
分類:中流泉水
《漢語大詞典》:狂泉
(1).传说中使人饮后发狂的泉水。《宋书·袁粲传》:“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
(2).喻指接受错误的思想、学术。 康有为 《法国革命史论》:“乃益信吾国经三代之政, 孔子 之教,文明美备,万法精深,升平久期,自由已极,诚不敢妄饮狂泉甘服毒药也。”
(3).湍急的泉水。 清 陈梦雷 《行路难》诗:“层峦争地迭苍翠,狂泉奔壑殷如雷。”
《漢語大詞典》:冻泉(凍泉)
寒凉的泉水。 唐 杜甫 《谒真谛寺禅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分類:寒凉泉水
《漢語大詞典》:泉瀑
山上泉水下泻所形成的瀑布。 宋 梅尧臣 《送天台李令庭芝》诗:“云雷反在下,泉瀑反在上。”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序曲:“山上终年飞泻着泉瀑。”
《漢語大詞典》:小泉
(1).小股泉水。《魏书·源怀传》:“且北方沙漠。夏乏水草,时有小泉,不济大众。”
(2). 新莽 时所铸小钱“小泉直一”的简称。参见“ 小钱 ”。
《國語辭典》:小钱(小錢)  拼音:xiǎo qián
1.旧时指重量或质量较制钱小的铜钱。
2.数目不大的金钱。如:「连这点小钱也要斤斤计较,真是小气!」
《漢語大詞典》:泉绅(泉紳)
从高山上飞泻下来的泉水。因其如同垂挂的白色带子,故称。 唐 韩愈 《答张彻》诗:“泉绅拖脩白,石剑攒高青。”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曰:“水经注:‘山上有飞泉,直到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上真观》:“松盖荫日车,泉绅拖天罅。”
《國語辭典》:氿泉  拼音:guǐ quán
从旁涌出的泉水。《尔雅。释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分類:泉水
《國語辭典》:盐泉(鹽泉)  拼音:yán quán
含有多量盐质的泉水。《文选。左思。蜀都赋》:「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
《漢語大詞典》:刺山
旧传 甘肃 敦煌 东南一百三十里有 悬泉水 ,出 龙勒山 腹。 汉 将 李广利 伐 大宛 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见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沙洲》。后遂以为典实。 宋 范仲淹 《水车赋》:“渤潏腾波,忽若刺山之泉涌;潺湲去浪,渐如澄山之练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