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3,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乱政
出御
害政
化理
莅政
治官
分治
出治
御世
治忽
兼总
试邑
理国
烛理
保乂
《漢語大詞典》:乱政(亂政)
(1).败坏政治。国语·晋语三:“失刑乱政,不威。” 韦昭 注:“有罪不杀为失刑,失刑则政乱,政乱则威不行。”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御史中丞 江文蔚 劾奏宰相 冯延巳 、諫议大夫 魏岑 乱政。” 清 梅曾亮 《书〈后汉书〉后》:“权出於民,而左道乱政之祸烈。”
(2).腐败的政治。暴政。韩非子·难三:“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
(3).治理政事。书·盘庚中:“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 孔 传:“乱,治也。此我有治政之臣,同位於父祖,不念尽忠,但念贝玉而已,言其贪。”
《漢語大詞典》:出御
(1).出外娶妻;到外地入赘。吕氏春秋·上农:“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 高诱 注:“御,妻也。”
(2).出外治理。 晋 陆云 《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之一:“知机日难,子达其微。入辅帷幄,出御千里。”《晋书·齐王攸传》:“古者九命作伯,或入毗朝政,或出御方岳。”
(3).帝王车驾临幸。明史·刘宗周传:“乞陛下出御 皇极门 ,延见百僚,明言宗庙山陵在此,固守外无他计。”
《漢語大詞典》:害政
有害于国家的治理。 汉 焦赣 《易林·家人之节》:“害政养贼,背主入愆,跋行不安,国危为患。”梁书·武帝纪下:“伤时害政,为蠹已甚。” 宋 欧阳修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介 ,一贱士也,用不用当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漢語大詞典》:化理
(1).教化治理。 唐 柳宗元 《河间刘氏志文》:“克生良子,用扬懿美,有其文武,弘我化理。” 宋 欧阳修 《贾谊不至公卿论》:“ 文帝 卒能拱默化理,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者, 谊 之所言略施行矣。”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嗟乎!荒陬陋区,幸得藉公化理,民不敢为蠹,士不敢为蝎。”清史稿·世祖纪二:“化理未奏,则罪在朕躬。”
(2).佛家指事物变化之理。《楞严经》卷十:“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髮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漢語大詞典》:莅政(涖政)
掌管政事。韩非子·喻老:“ 楚庄王 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 顓頊 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瞽,应 唐 莅政。”
涖政:临朝治理政事。诗·大雅·公刘序:“ 成王 将涖政,戒以民事,美 公刘 之厚於民,而献是诗也。” 三国 魏 曹髦 《以司马师为相国进号大都督诏》:“ 齐王 涖政,不迪率典。”
《漢語大詞典》:治官
(1).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周礼·天官·序官:“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郑玄 注:“自大宰至旅下士转相副贰,皆王臣也。”书·周官:“﹝ 周王 ﹞归于 宗周 ,董正治官。”
(2).治理百官。管子·君臣上:“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汉 刘向 说苑·君道:“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
(3).尽职。左传·成公十五年:“ 华元 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 晋 。”
《漢語大詞典》:分治
分别治理。管子·权修:“朝不合众,乡分治也。”史记·周本纪:“ 王赧 时东西 周 分治。”《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其来降者,未肯言舍邪就正,咸称迫於困急,是与六国分治,无以为异也。”
分類:分别治理
《漢語大詞典》:出治
治理国家。 明 宋濂 《送徐教授纂修日历还任序》:“凡兴王出治之典,命将行师之绩,采章文物之懿,律历刑法之详……必商榷而谨书之。”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父下凡诏书》二:“至若闺门为王化之始,宫中为出治之原,故明明德於天下者必先治其国,而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
《國語辭典》:御世  拼音:yù shì
治理天下。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是以法王御世,天人论道。」
《漢語大詞典》:治忽
亦作“ 治曶 ”。 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 孔 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书·益稷作“治曶”。 宋 叶适 《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漢語大詞典》:兼总(兼總)
(1).总括;一并治理。汉书·儿宽传:“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尸佼 兼总於杂术, 青史 曲缀以街谈。”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窃见顷年已来,力役兼总,东有 辽海 之军,西有 崑丘 之役。”
(2).同时具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创者 羲 农 耶,治者 尧 舜 耶,家者 大禹 耶,征者 汤 武 耶,仙者 广成 耶,圣者 尼父 耶。上古帝王兼总二三,斯为极盛,而 轩辕氏 六者具焉。”
《漢語大詞典》:试邑(試邑)
谓任县令,治理地方。 宋 刘挚 《谢馆职启》:“两 河 试邑,北 楚 从军,顾常怀功名之心,颇亦究义命之説。” 明 海瑞 《乞治党邪言官疏》:“ 宋惕甲 试邑有声,部使者以不降意诬劾之,时有猫噬鸚鵡,罪无可恕之説。”
分類:任县治理
《漢語大詞典》:理国(理國)
(1).治理国家。管子·问:“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后汉书·宦者传·曹节:“﹝ 审忠 ﹞上书曰:‘臣闻理国得贤则安,失贤则危。故 舜 有五臣而天下理。’”《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理国之道,莫若安民;劝课之规,宜从薄赋。”
(2).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国家。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大凡乱国多,理国寡。”
《漢語大詞典》:烛理(燭理)
(1).英明治理。汉书·元帝纪:“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烛理百姓,娄遭凶咎。”
(2).考察事理。旧唐书·代宗纪:“朕涉道未弘,烛理多昧。”朱子语类卷五二:“若非烛理洞彻,胸次坦然,即酬酢应对,蹉失多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一涉瞻徇,即为负国溺职……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
《漢語大詞典》:保乂
(1).亦作“ 保艾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书·君奭:“率惟兹有陈,保乂 有殷 。” 孔 传:“以安治 有殷 。”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对扬天命,保乂王家。”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记》:“近之如圣上之所传,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窃有望焉。”
(2).养育安定。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