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酆都 拼音:fēng dū
1.县名。在四川省东南,长江西北岸。
2.俗传为冥府所在。
《國語辭典》:就馆(就館) 拼音:jiù guǎn
1.迁往侧室分娩。《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绝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
2.前往宫廷办事的地方。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
3.充任幕宾或家庭教师。宋。赵叔向《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
《漢語大詞典》:列曹
(1).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 西汉 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另四人分为四曹; 东汉 置尚书六人,一人为仆射,另五人分为五曹,因其数多,故称“列曹”。 汉 应璩
《与武帝荐贲琳》:“宜授以千里之涂,任以列曹之职。”
(2).称郡县之属官。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薛侍郎 竟终於列曹,始知前辈不可忽后辈也。”
《國語辭典》:堂老 拼音:táng lǎo
1.唐代宰相彼此间的尊称。
2.称谓。指母亲。
《漢語大詞典》:朝衙
即早衙。旧时官府早上卯时坐衙治事,故称“朝衙”。 唐
白居易 《城上》诗:“城上鼕鼕鼓,朝衙復晚衙。”
《漢語大詞典》:御事
治事者;亦指治事。
《书·顾命》:“乃同召太保 奭 、 芮伯 、 彤伯 、 毕公 、 卫侯 、 毛公 、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孔 传:“诸御治事者。” 孙星衍 疏:“主事者。”
《国语·周语上》:“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
《汉书·翟方进传》:“肆予告我诸侯王公列侯卿大夫元士御事。”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二节:“一般的庶邦君和庶士御事者都反对,说很困难,民还不安定。”
《漢語大詞典》:事典
(1).治事的规章。
《周礼·天官·大宰》:“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
《左传·文公六年》:“ 宣子 ( 赵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 杜预 注:“典,常也。” 唐
苏颋 :“入敷事典,省阁称其闲练;出综条察,吏人畏其严明。”
(2).专门辑集有关礼制事件的类书。
《明史·艺文志三》有 徐袍 著
《事典考略》六卷。
(3).典故之一类。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别于语典。
《漢語大詞典》:报衙(報衙)
(1).旧时官吏升堂治事时,官衙鸣鼓以告众,谓“报衙”。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蹀躞騶先驾,笼铜鼓报衙。”
《金史·宣宗纪上》:“今旦视朝,百官既拜之后,始闻 开封府 报衙声。” 元 方回
《早起》诗:“牕曙书灯暗,閒居免报衙。”
(2).蜜蜂聚集于蜂王周围。 明
高启 诗:“蜜脾未满报衙频,蠹化初成傅粉新。”参见“ 蜂衙 ”。
《國語辭典》:蜂衙 拼音:fēng yá
1.群蜂早晚定时的聚集,如下属参谒长官于衙中,故称为「蜂衙」。宋。李新〈资州邓园〉诗:「蜂衙归去栏干静,江面飞来燕子忙。」元。钱霖〈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捲〉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2.蜂房。元。
赵奕 〈〉:「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漢語大詞典》:剸犀
汉 王褒 :“及至巧冶铸干将之璞,清水淬其锋, 越 砥歛其鍔,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后以“剸犀”喻治事的卓越才能。 唐
柳宗元 :“某绩茂戎轩,才优管记。操刀必割,岂谢剸犀。” 清
唐孙华 《挽磐庵弟》诗:“未试剸犀锋,已折干将鋭。”
《國語辭典》:早衙 拼音:zǎo yá
旧时官府早晚二次坐衙门办事,早上的一次称「早衙」。唐。
白居易 〈〉诗:「白头老尹府中坐,早衙才退暮衙催。」
《漢語大詞典》:独治(獨治)
(1).一人治理;一人统治。
《墨子·尚同下》:“天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是以选择其次,立为三公。”
《汉书·五行志上》:“是时女主独治,诸 吕 相王。” 晋
袁宏 :“明君不能独治,则为臣以佐之。”
(2).谓独能按法治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
《漢語大詞典》:听治(聽治)
断狱治事。
《周礼·天官·太宰》:“王眡治朝,则赞听治。” 郑玄 注:“王视之,则助王平断。”
《墨子·非乐上》:“与君子听之,废君子之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
《史记·孝文本纪》:“此细民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漢語大詞典》:听朔(聽朔)
古代帝王、诸侯于每月初一听朝治事前所行之礼。谓听治一月之政自此日告朔后始之。
《礼记·玉藻》:“玄端而朝日於东门之外,听朔於南门之外。”
《礼记·玉藻》:“诸侯玄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听朔於大庙。”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听朔废刑发德,具存二王之后也。” 清
俞樾 《群经平议·论语一》“吉月必朝服而朝”:“诸矦乃於朔日服皮弁服朝于大庙,使大夫奉天子命而北面受之,是曰听朔,亦曰视朔,视听一也。”
《漢語大詞典》:外监(外監)
清 代监狱分内监、外监。外监拘囚军流以下轻罪的犯人。参阅《清会典·刑部四·尚书侍郎职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