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油糕
用米粉制成的油炸食品。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天生的世家公子哥儿,会拿甜餑餑解饿!又吃了些杏仁乾粮油糕之类,也就饱了。”
《漢語大詞典》:油豆腐
一种豆制食品。豆腐经油炸而成。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酒味很纯正;油豆腐也煮得十分好。”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荷香 的娘,端了三个碟子来,一碟豆腐干,一碟百叶,一碟油豆腐。”
《國語辭典》:油炸果  拼音:yóu zhá guǒ
油炸的面食。面粉中和以盐、碱与油,切成小方块,拉长后放在滚油中炸,立即爆长而焦黄,成为环状或条状。也称为「油条」、「油鬼」。
《漢語大詞典》:油麻团(油麻團)
油炸的表面有芝麻的球形食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那个五岁的小少爷,手里拿着一个油麻团。”
《國語辭典》:炸供  拼音:zhá gòng
用油煎炸过、祭祀用的食物。《红楼梦》第一回:「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著窗纸。」
《国语辞典》:薯条(薯条)  拼音:shǔ tiáo
一种将番薯或马铃薯切成条状后,再油炸而成的食品。如:「薯条是一种高热量的食品。」
《国语辞典》:油鬼  拼音:yóu guǐ
一种油炸的发酵面食。也称为「油条」、「油炸果」。
《国语辞典》:烤麸(烤麸)  拼音:kǎo fū
一种经油炸处理的面筋。
分类:油炸面筋
《国语辞典》:烧果(烧果)  拼音:shāo guǒ
一种油炸食品。《西游记》第四四回:「三清殿上有许多供养:馒头足有斗大,烧果有五六十斤一个,衬饭无数,果品新鲜。」
分类:油炸食品
《国语辞典》:扳搭馓子(扳搭馓子)  拼音:bān dā sǎn zi
一种北方食品。以面粉做成细丝,再油炸而成。《金瓶梅》第三九回:「一面令小玉安排了四碟素菜儿,两碟咸食儿,四碟儿糖,薄脆蒸酥,菊花饼,扳搭馓子。」也称为「板搭馓子」、「馓子」。
《国语辞典》:沙其马(沙其马)  拼音:shā qi mǎ
北平一种满洲点心。将细面条油炸,并以蜜及奶油黏合,再切成长方条块,味道甜美。也译作「萨其马」。
《漢語大詞典》:镮饼(鐶餅)
一种油炸面食。即今馓子。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晋书中有饮食名寒具者,亦无注解处。后于齐民要术《食经》中检得,是今所谓鐶饼。”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寒具:“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麵,入少盐,牵索钮捻成环釧之形,油煎食之。”
《漢語大詞典》:擐饼(擐餅)
一种环钏形的油炸面食。又称环饼、馓子。
《國語辭典》:馃子(餜子)  拼音:guǒ zi
北平方言:(1)一种用面粉做成的油炸食品。即油条。(2)指糕点、点心。
《漢語大詞典》:牛扒
油炸牛排骨。 黄谷柳 《虾球传·做了“马仔”》:“半点钟后,他又向一艘 法国 商船的厨役收买了一大桶吃剩的牛扒,才花了两块钱。”原注:“ 粤 方言。大排骨。牛扒即炸牛排。”
分類:油炸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