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港渎(港瀆)
河渠。 宋 陆游 《幽居》诗:“每为游鱼疏港瀆,更缘啼鸟植楸梧。”
分類:河渠
《漢語大詞典》:提点(提點)
(1).官名。 宋 始置,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及河渠等事。 金 近侍局置提点。 明 光禄寺尚饮局有提点大使之职。 清 废。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既而 许公 自 滨 罢,擢提点两 浙 刑狱。”金史·章宗纪四:“甲寅,以提点尚衣局 完颜燮 为 夏国 生日使。”《水浒传》第一回:“次日早膳以后,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请太尉游山。”参阅宋史·职官志七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2).提醒指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教导呢,我是不敢説;不过处处都想提点你,好等你知道些世情。”
《漢語大詞典》:通渠
(1).开通河渠。史记·河渠书:“西方则通渠 汉水 、 云梦 之野……於 吴 ,则通渠三江、五湖。”
(2).畅通的河渠。 南朝 陈 张正见 《帝王所居篇》:“ 紫微 临复道, 丹水 亘通渠。”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吕梁洪:“至 宋 元祐 间,渐成通渠,本朝遂以为运河。”
《国语辞典》:直通  拼音:zhí tōng
直接通到某处。如:「这条路直通台北。」《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查铁门关故道尚有八十馀里,愈下愈宽深,直通海口,形势较丝网口、韩家垣为顺,工费亦较省。」
《漢語大詞典》:渠长(渠長)
(1).渠魁,首领。新唐书·李多祚传:“讨 黑水靺鞨 ,诱其渠长,置酒高会,因醉斩之,击破其众。”
(2).官名。指掌管河渠的官。新唐书·百官志三:“凡渔捕有禁,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渠长、斗门长节其多少而均焉。”
《漢語大詞典》:枯渠
干涸的河渠。 唐 孟郊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诗:“秋芜上空堂,寒槿落枯渠。”
分類:干涸河渠
《漢語大詞典》:开渎(開瀆)
开通水道;开凿河渠。 晋 左思 《吴都赋》:“或涌川而开瀆,或吞 江 而纳 汉 。”宋书·少帝纪:“又开瀆聚土,以象 破冈埭 ,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
《国语辞典》:元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  拼音:yuán shǐ jì shì běn mò
书名。明陈邦瞻撰。四卷,二十七篇。对于推步之法、科举、学校、漕运、河渠,记载颇详。
《國語辭典》:护坡(護坡)  拼音:hù pō
河岸或路旁用石堆、水泥等筑成的斜坡,有防止河流或雨水冲刷的作用。
《漢語大詞典》:狼汤渠(狼湯渠)
古河渠名。故道自今 河南 荥阳县 北引 黄河 ,东流经 中牟县 北,至 开封市 东南折而南流,经今 通许县 东、 太康县 西,至 淮阳县 东南入 颍水 。自 战国 至 秦 汉 为中原交通干线。汉书·地理志上:“ 滎阳 , 卞水 、 冯池 皆在西南。有 狠汤渠 ,首受 泲 ,东南至 陈 入 潁 ,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参见“ 鸿沟 ”。
《國語辭典》:鸿沟(鴻溝)  拼音:hóng gōu
1.河川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为楚汉分界处。
2.比喻界限分明。如:「判若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