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污染(汙染)  拼音:wū rǎn
1.沾染、弄脏。《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伎传。管辂传》:「或因汉末之乱,兵马扰攘,军尸流血,污染丘山。」
2.感染,因有害物质的传播而造成危害。《三国志。卷六○。吴书。全琮传》:「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
《漢語大詞典》:重金属污染
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分别由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
《高级汉语词典》:噪声污染  拼音:zào shēng wū rǎn
由干扰或有害噪声(如汽车或喷气式飞机的噪声)形成的环境污染
《國語辭典》:土壤污染(土壤汙染)  拼音:tǔ rǎng wū rǎn
土壤受外来化学物质的侵入,使土壤变质,失去种植的能力。污染来源有工业、都市废水、农业、水肥、重金属污染等。
《漢語大詞典》:一次污染物
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如排入洁净大气和水体内的化学毒物、病毒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国语辞典》:海水污染(海水污染)  拼音:hǎi shuǐ wū rǎn
由于农业排水、工厂废水或船舶流出的油,导致汞、铅、放射性物质流入海水中,造成污染,不仅影响海中生物生存,同时也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国语辞典》:放射污染(放射污染)  拼音:fàng shè wū rǎn
由于核能发电厂及其他核能应用,造成大量核能废料及待处理放射性物质,这些都增加人类被辐射侵袭的机会,而引起肌肉组织病变,致癌率升高。
《国语辞典》: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拼音:huán jìng wū rǎn
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如空气、水质、土地等,受到化学品、废气、废水、垃圾、噪音等人为因素的改变,使其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或环境成分与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品质,并危及人类的生存,称为「环境污染」。
《国语辞典》:噪音污染(噪音污染)  拼音:zào yīn wū rǎn
生活环境严重受到噪音侵扰,主要来自飞机、汽车、火车、工厂、盖房子等,是环境污染的一种。会引起人烦躁不安,若是音量过大,可能导致听觉受损或失聪。
《国语辞典》:核污染(核污染)  拼音:hé wū rǎn
核反应所放出的强烈辐射线对人畜、环境的污染。如核武试爆、核能发电厂的辐射线外溢等。如:「苏俄的核电厂发生灾变,曾对邻近地区造成严重的核污染。」
《国语辞典》:油污染(油污染)  拼音:yóu wū rǎn
工业废油、海港废油、国际油轮洗舱或意外漏油所造成的海洋、海滩污染。每每造成大量浮游生物、鱼贝类、海鸟的死亡。
《国语辞典》:二次污染(二次污染)  拼音:èr cì wū rǎn
再一次的污染。如:「应该少用塑胶袋装东西,以免处理不当,造成二次污染。」也称为「二次公害」。
分类:污染
《国语辞典》:污染物(污染物)  拼音:wū rǎn wù
导致环境污染的物质、生物或能量。可能危害生活环境或自然资源。
《国语辞典》:热污染(热污染)  拼音:rè wū rǎn
因发电厂、制造工厂或交通车辆等排放的废热,而致引起环境和生态改变的污染现象。
《国语辞典》:水污染(水污染)  拼音:shuǐ wū rǎn
因某种物质、生物或能量的介入,而引起水质发生化学、细菌或生物性变化的现象。其污染源有工业废水、家庭污水、油井及船舶漏油、农药及肥料流失等。水污染不仅污染环境,也危及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