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陆九龄(陆九龄)  拼音:lù jiǔ líng
人名。(西元1132~1180)字子寿,南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肆力于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谥文达,著有《复斋文集》。
《国语辞典》:欧阳玄(欧阳玄)  拼音:ōu yáng xuán
人名。(西元1283~1357)字原功,号圭斋,元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县)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文名重一时,凡宗庙朝廷文册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著有圭斋文集。
《国语辞典》:揭傒斯  拼音:jiē xī sī
人名。(西元1274~1344)字曼硕,元富州(今江西省丰城县)人。为文严整,诗则婉丽。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曾参与纂修经世大典及辽、金、宋三史。卒谥文安,著有《文安集》。
《国语辞典》:宜黄县(宜黄县)  拼音:yí huáng xiàn
县名。在江西省南昌县东南。因位于宜、黄二水合流处,故称为「宜黄县」。
《国语辞典》:宣威县(宣威县)  拼音:xuān wēi xiàn
县名。位于云南省东,盘龙江西北岸。以产火腿著名,世称「宣威腿」、「云腿」,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产玉米、烟草等。
《国语辞典》:陶声洋(陶声洋)  拼音:táo shēng yáng
人名。(西元1904~1969)江西南昌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历任台南工学院、兵工学校教授、美援运用委员会副处长、经济合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五十八年七月,受任命为经济部长,到任不久,以肠癌逝世。今有陶声洋防癌基金会,即为纪念陶氏而设。
《国语辞典》:通化市  拼音:tōng huà shì
城市名。濒浑江西北岸,为梅辑铁路的中点,也是长白山地区食粮和特产集散中心。附近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
《國語辭典》:赣剧(贛劇)  拼音:gàn jù
流行于江西一带的戏曲剧种。源于明代弋阳腔,清代晚期吸收了弹腔和部分昆腔,成为多声腔剧种。
《漢語大詞典》:鹅湖之会(鵝湖之會)
南宋 淳熙 二年(1175年)在 信州 (今 江西 上饶 ) 鹅湖寺 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 吕祖谦 邀集,意图调和 朱熹 和 陆九渊 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 朱熹 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 陆九渊 主张“尊德性”和“发明本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 朱 讥 陆 为“禅学”, 陆 讥 朱 为“支离”,并赋诗互相责难。实质上是 朱 的客观唯心主义和 陆 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漢語大詞典》: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公元1120年)方腊领导的江东(今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两浙(今浙江全省和江苏南部)农民起义。
《漢語大詞典》:黄远生
(1885-1915) 新闻记者。名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清光绪进士,曾赴日留学和在清政府任职。辛亥革命后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杂志》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等。1915年冬赴美国,不久在旧金山被暗杀。有《远生遗著》
《漢語大詞典》:牯牛岭(牯牛嶺)
简称 牯岭 。在 江西省 庐山 。因有岩石状如牯牛而得名。为我国著名风景区之一。 清 末先后为 英 、 法 、 美 等国租占,1935年收回。解放后辟为休养地。《庐山纪事》卷二:“ 九奇峰 东北为 牯牛岭 。《山疏》:岭雄峻,如人箕踞而睨……其北有石如牛首,故名。”
《國語辭典》:白鹿洞书院(白鹿洞書院)  拼音:bái lù dòng shū yuàn
宋时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参见「白鹿洞」条。
《國語辭典》:白鹿洞  拼音:bái lù dòng
地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中李渤与兄涉,两人隐居读书于此,畜一白鹿,故称为「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中在此建学馆,宋咸平五年置书院,后废。南宋朱熹知南康军,重建修复,作为讲学之所,称为「白鹿洞书院」。
《漢語大詞典》: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洗马池。原为江西大旅社,是一座五层楼的洋房。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总指挥部设此。1957年在此建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漢語大詞典》:澹生堂
明代藏书室。天启、崇祯年间曾任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的祁承㸁建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祁氏为浙东藏书世家,聚书十万余卷。有澹生堂藏书目《澹生堂明人集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