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1,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雨花台
廿四桥
铁瓮城
露筋
良常
靖安
金山寺
胥山
红友
建章宫
胥门
沛国
胡瑗
善卷
支祁
《國語辭典》:雨花台(雨花臺)  拼音:yǔ huā tái
地名。在南京市南聚宝山上,形势雄壮,为南京扼要之地。相传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而雨花,故称为「雨花台」。地产五色石,晶莹可爱,颇为知名。
《漢語大詞典》:廿四桥(廿四橋)
在 江苏 扬州市 境。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西录》谓:“ 廿四桥 即 吴家砖桥 ,一名 红药桥 ,在 熙春臺 后。”一说谓二十四座桥。 清 赵翼 《陈绳武司马招同春农寓斋讌集即事纪胜》诗:“春情盎盎夜迢迢,占尽烟花廿四桥。”详“ 二十四桥 ”。
《國語辭典》:二十四桥(二十四橋)  拼音:èr shí sì qiáo
位于江苏省江都县西门外的名胜。祝穆方舆胜览谓桥有二十四,隋置,桥名多废,已不可考。李斗《扬州画舫录》则谓二十四乃桥名,相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漢語大詞典》:铁瓮城(鐵甕城)
江苏 镇江 古城名。 宋 王令 《忆润州葛使君》诗:“ 金山寺 近尘埃絶, 铁瓮城 深气象雄。” 元 张昱 《赠寓客还瓜州》诗:“几潮路到 瓜州 渡,隔岸山连 铁瓮城 。”参见“ 铁瓮 ”。
分類:江苏古城
《漢語大詞典》:铁瓮(鐵甕)
亦作“ 铁瓮 ”。
(1).坚固的瓮城。比喻强盛的国势。 唐 秦韬玉 《陈宫》诗:“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参见“ 瓮城 ”。
(2).指 铁瓮城 , 京口 (今 江苏 镇江 ) 北固山 前的一座古城。为 三国 时 孙权 所筑。 唐 杜牧 《润州》诗之二:“城高 铁瓮 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冯集梧 注:“原注:‘ 润州 城, 孙权 筑,号为 铁瓮 。’《演繁露》:‘ 润州 城古号 铁瓮 ,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 乾道 辛卯,予过 润 , 蔡子平 置燕于 江 亭,亭据郡治前山絶顶,而顾子城雉堞缘冈,弯环四合,其中州郡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 元 萨都剌 《还京口》诗:“城高 铁瓮 江山壮,地接 金陵 草木凋。” 殷孟伦 朱广祁 校正引 明 陈沂 《南畿志》:“ 吴 时已自为京城,復筑子城,固以甓,号为 铁瓮 。” 清 洪升 《过京口作》诗:“北南形胜地, 铁瓮 此坚城。”
《漢語大詞典》:露筋
(1).肌肉消尽,血管突出貌。 宋 米芾 《露筋之碑》:“则泽国之女,噆肤露筋,不就有幃之子。”
(2).地名。在 江苏省 高邮县 南三十里。
《漢語大詞典》:良常
山名。在今 江苏省 句容县 。原为 句曲山 的一部分。 秦始皇 三十一年登 句曲山 北陲,会群官,叹曰:“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已往,良为常也。”于是改称 句曲山 北陲为 良常山 。见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十一。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之三:“ 良常 应不动移文,金醴从酸亦自醺。” 清 赵翼 《寄怀杜阁》诗:“深壑透 宛委 ,浮嵐接 良常 。”
《国语辞典》:靖安  拼音:jìng ān
乡镇名。位于江苏江宁县西北,宋岳飞败金兵于此。山区富木材、竹、栗、柑橘、茶及矿产资源。农产以稻为主。
《國語辭典》:金山寺  拼音:jīn shān sì
1.位于江苏省镇江县西北金山上的佛寺。东晋时创建,自唐起通称为「金山寺」,向为佛教名寺。
2.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内容叙述许仙上金山进香未返,白素贞与小青至金山寺求法海放回许仙,法海不允。白素贞于是聚集水族,水漫金山,法海则召天将应战。后因白素贞怀孕,体力不支而败退。川剧、徽剧、平剧等均有此剧目。或称为《水漫金山》。
《漢語大詞典》:胥山
山名,相传因 伍子胥 而得名。有三:(1)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 ﹞乃自剄死。 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 胥山 。”一说 吴 阖闾 时已有 胥山 之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庐 之时大霸,筑 吴越城 ,城中有小城二,徙治 胥山 。”(2)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内 吴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 吴山 ,《图经》云:‘ 春秋 时为 吴 南界故名。或曰以 子胥 名,譌 伍 为 吴 也。’亦名 胥山 。”(3) 浙江省 嘉兴市 张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嘉兴府》:“ 胥山 ,本名 张山 。相传 吴 使 子胥 伐 越 ,经营於此,因改今名。”
《漢語大詞典》:红友(紅友)
(1).酒的别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常州 宜兴县 黄土村 , 东坡 南迁北归,尝与 单秀才 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餉曰:‘此红友也。’” 明 王世贞 《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与儿子小酌红酒》诗:“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 清 朱彝尊 《迈陂塘·答沉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猨翦烛,伴我夜深语。”
(2).特指 江苏 宜兴 出产的一种酒。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论其品格,亦止如 苏州 之福贞, 惠泉 之三白, 宜兴 之红友, 扬州 之木瓜。”
分類:江苏
《漢語大詞典》:建章宫
亦省称“ 建章 ”。 1. 汉 代 长安 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 武帝 太初 元年, 柏梁殿 灾。 粤 巫 勇之 曰:‘ 粤 俗,有火灾即復大起屋,以厌胜之。’帝於是作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宫在 未央宫 西, 长安 城外。” 汉 张衡 《西京赋》:“ 柏梁 既灾, 越 巫陈方, 建章 是经,用厌火祥。”
(2). 南朝 宋 时以京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北邸为 建章宫 。宋书·前废帝纪:“﹝ 永光 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为 建章宫 ,南第为 长杨宫 。” 唐 李白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 建章 闕,耿耿对 金陵 。”
(3).泛指宫阙。 唐 王昌龄 《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苏轼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澹月疎星遶 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
《漢語大詞典》:胥门(胥門)
(1).城门名。即今 江苏省 苏州市 城西门。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胥门 外有九曲路, 闔庐 造以游 姑胥之臺 。”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卷上:“ 胥门 者, 子胥 居其旁,民以称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显圣》:“今闻我兵战败, 越 将入 吴 ,我且坐据 胥门 ,待其兵到。”
(2).复姓。 春秋 吴 有大夫 胥门巢 。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国语辞典》:沛国(沛国)  拼音:pèi guó
地名。故城在今江苏省沛县。《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自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七人之例。」也称为「沛县」。
《国语辞典》:胡瑗  拼音:hú yuàn
人名。(西元993~1059)字翼之,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宋经学家兼教育家,学者称安定先生。官至太常博士,与孙复、石介共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开宋代理学之先声。教授湖州,置经义、治事二斋,使诸生各就其志,注重实用,时称湖学。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等。
《漢語大詞典》:善卷
(1).相传为 尧 舜 时隐士。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 善卷 。 善卷 曰:‘余立於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吕氏春秋·下贤:“ 尧 不以帝见 善綣 ,北面而问焉。” 唐 王维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诗:“ 善卷 明时隐, 黔娄 在日贫。”
(2).洞名。旅游胜地,在 江苏省 宜兴县 西南 螺岩山 上。有上、中、下、后四洞,多大型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石狮、石象等景物。下洞地下河可行小舟,自后洞出。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国山 ﹞其东南曰 善卷洞 ,一名 龙巖洞 。有三:一曰乾洞,其二曰大、小水洞。相传 周幽王 二年,洞忽自裂,门广二十尺,初入若险仄,中极平旷,可坐千人。”
《漢語大詞典》:支祁
亦作“ 支祈 ”。
(1).水神名。即 无支祁 。 唐 李公佐 《古岳渎经》:“﹝ 夏禹 ﹞乃获 淮 涡 水神,名 无支祁 ,善应对言语,辨 江 淮 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踰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倐忽,闻视不可久……颈鏁大索,鼻穿金铃,徙 淮阴 之 龟山 之足下,俾 淮水 永安流注海也。”
(2).相传今 江苏省 盱眙 县东北 下奄山寺 后的 支祁井 即 夏禹 锁 支祁 处。见《清一统志·泗州直隶州·山川》。 宋 苏轼 《濠州七绝·涂山》:“川锁 支祁 水尚浑,地理 汪罔 骨应存。” 明 陈子龙 《昆明池治水战歌》:“ 支祈 尺郭 移下瀨,威名遣作天南雷。” 清 黄遵宪 《和周朗山见赠作》:“号召百族相聚谋,铁锁重使 支祁 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