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24~
褚先生曰:夫人者,赵人也,与卫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闳。闳且立为王时,其母病,武帝自临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帝曰:「虽然,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雒阳。」武帝曰:「雒阳有武库敖仓,天下●隘,汉国之大都也。先帝以来,无子王于雒阳者。去雒阳,馀尽可。」王夫人不应。武帝曰:「关东之国无大于齐者。齐东负海而城郭大,古时独临菑中十万户,天下膏腴地莫盛于齐者矣。」王夫人以手击头,谢曰:「幸甚。」

例句

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 耿湋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典故
误了残毡拥雪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苏武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苏建·(子)苏武〉~2466~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苏建·(子)苏武〉~2459~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馀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馀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馀,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馀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彊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典故
萧关北上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六《武帝纪》
(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

例句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 杜甫 伤春五首之四

典故
一言悟主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车千秋


《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
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馀,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例句

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 窦牟 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坦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三辅黄图》卷四《池沼》
武帝凿池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
旧题东汉·郭宪《汉武洞冥记》卷三
帝于望鹄台西起俯月台。台下穿池,广千尺。登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仙(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

例句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上官仪 咏雪应诏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六〈武帝纪〉~206~
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冬,赐行所过户五千钱,寡孤独帛人一匹。」晋·晋灼注:「《地理志》:东莱腄县有之罘山祠。」

例句

之罘称万岁,今此复同声。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李世民 春日望海

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六《武帝纪》
太始三年,「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

例句

池籞呈朱雁,坛场得白麟。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典故
一囊贫
  
侏儒饱
 
方朔米
 
方朔饿
 
曼倩饥
 
东方米
 
减粟
 
异饥饱
 
笑方朔
  
索米长安
 
长安米
 
长安粲
 
长安索
 
长身奉米
 
长饥方朔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列传〉
「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久之,朔绐驺朱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朱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馀,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馀,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唐·颜师古注:「朱儒,短人也。」

简释

侏儒饱:喻小人得志而贤才受屈。元朱旭《杂诗》之二:“长身素米侏儒饱,飞将无功妄尉侯。”

曼倩饥:咏人生活清贫。唐许浑《早秋三首》之二:“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索米长安:指求取俸禄。宋杨亿《汉武》:“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例句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元稹 立部伎

只取侏儒饱,不怜方朔饿。 寒山 诗三百三首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典故
竹宫望拜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三国吴·韦昭注:「以竹为宫,天子居中。」唐·颜师古注:「《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

例句

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 杜甫 覆舟二首

《國語辭典》:汉武帝(漢武帝)  拼音:hàn wǔ dì
帝号。指汉代第六位皇帝刘彻。参见「刘彻」条。
《国语辞典》: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内传)  拼音:hàn wǔ dì nèi zhuàn
书名。旧题汉班固撰,但可能为六朝文士托名伪作。内容叙述西王母降临汉宫,传长生不老之术给武帝等故事。文字靡丽,多为修炼符箓之文。
《漢語大詞典》:武皇
(1).指 汉武帝 。 汉武 穷兵黩武,后或借指当代黩武的皇帝。 唐 杜甫 《兵车行》:“边庭流血作海水, 武皇 开边意未已。”
(2).凡谥号为“武”的皇帝,亦称武皇。文选·曹植〈责躬诗〉:“於穆显考,时维 武皇 。” 李善 注:“ 武皇 ,谓 曹操 也。”《文选·潘岳〈西征赋〉》:“ 武皇 忽其升遐。”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武纪:“帝讳 炎 ,字 世安 。崩,謚曰 武 。”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武皇 大渐,实奉话言。”此谓 齐世祖 武皇帝 萧赜 。
《漢語大詞典》:汉帝(漢帝)
(1). 汉 朝皇帝。 汉 张衡 《东京赋》:“ 汉帝 之德,侯其禕而!”
(2).指 汉武帝 。 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诗:“ 秦皇 御宇宙, 汉帝 恢武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六:“ 汉帝 看桃核, 齐侯 问枣花。” 唐 李白 《妾薄命》诗:“ 汉帝 重 阿娇 ,贮之黄金屋。”
(3).指 汉成帝 。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 申 黜 褒女 进, 班 去 赵姬 昇。 周王 日沦惑, 汉帝 益嗟称。”
《漢語大詞典》:秋风客(秋風客)
指 汉武帝 。 武帝 曾作《秋风辞》,故称。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跡。” 宋 苏轼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 茂陵 秋风客,劝尔麾一杯。”
分類:汉武帝
《國語辭典》:鸳鸯(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小于鸭,雄者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黄褐色,雌者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鸳,雌曰鸯。也称为「匹禽」。
2.因鸳鸯常偶居不离,故以鸳鸯比喻夫妇。《红楼梦》第一回:「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3.成对的物件。如:「鸳鸯剑」、「鸳鸯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称为「鸳鸯」。如菜肴中有鸳鸯捲。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鸳鸯,刺幽王也。」或亦指为颂祷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漢語大詞典》:鸳鸯剑(鴛鴦劍)
宝剑名。剑分雌雄两股,故称。红楼梦第六六回:“正走之间,只听得隐隐一阵环佩之声, 三姐 从那边来了,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女初见其入也,微有愠色,及闻斯语,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敛衽再拜曰:‘当如君教。’即拔床头鸳鸯剑引颈自刎。”
《漢語大詞典》:鸳鸯阵(鴛鴦陣)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营阵:“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仍照鸳鸯阵,二马一列,联络拴伴如式,务要队伍分明,兵俱趋出马前,立成鸳鸯阵势,鸣锣坐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谭纶 、 戚继光 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参将领三千人为一营,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哨,哨有长,五百一把总,六总一参将。儻一营全退,斩参将;一总全退,斩把总;一队一哨全退,斩哨长、队长。如是则将与长无敢不奋死矣。”
《國語辭典》:武库(武庫)  拼音:wǔ kù
1.藏兵器的府库。汉。张衡〈西京赋〉:「武库禁兵,设在兰锜。」唐。王勃 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2.称赞人博学多才,无所不知。《晋书。卷三四。列传。杜预》:「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漢語大詞典》:影娥池
汉 代 未央宫 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以指清澈鉴月的水池。三辅黄图·未央宫:“ 影娥池 , 武帝 凿以玩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 眺蟾臺 。” 唐 上官仪 《咏雪应诏》诗:“花明 栖凤阁 ,珠散 影娥池 。” 清 纳兰性德 《鹊桥仙·七夕》词:“ 乞巧楼 空, 影娥池 冷,説著凄凉无算。”亦省作“ 影娥 ”。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飘红叶则落桂一枝,映青楼则 影娥 半面。”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元夜月蚀》词:“ 影娥 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漢語大詞典》:之罘
山名。也作 芝罘 ,在今 山东 烟台市 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登 之罘 刻石。”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相见 之罘 观海市,絳宫明灭是 蓬莱 。”后亦指 秦始皇 所立的 之罘 刻石。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分類:山名山东
《漢語大詞典》:朱雁(朱鴈)
亦作“ 朱雁 ”。
(1).红色的雁。古人以为瑞鸟。新唐书·百官志一:“景云、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有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三十有八;苍乌、朱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有二。”
(2).古乐府歌名。汉书·武帝纪:“行幸 东海 ,获赤鴈,作《朱鴈之歌》。”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皇夏》:“凯乐闻《朱雁》,鐃歌见《白麟》。”
《漢語大詞典》:侏儒米
见“ 侏儒粟 ”。
《漢語大詞典》:侏儒粟
亦作“ 侏儒米 ”。 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餘,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 朔 长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 朔 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 长安 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 宋 陆游 《晓出城东》:“包羞强索侏儒米,豪举何人记少年。” 清 唐孙华 《赠商州丞》诗之二:“终年未饱侏儒粟,昏夜频麾 伯起 金。”
《漢語大詞典》:索米
(1).求取米粮。吕氏春秋·任数:“ 孔子 穷乎 陈 蔡 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 颜回 索米,得而爨之。”
(2).汉书·东方朔传:“臣 朔 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 长安 米也。”后因以“索米”称谋生。 唐 李贺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之二:“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宋 杨万里 《得小儿寿俊家书》诗:“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内阁中书外补:“劳苦已满考,且索米 长安 ,冀增薄禄餬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