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低潮  拼音:dī cháo
1.潮汐的起落,于每次水位到达最低时,称为「低潮」。
2.形容人的情绪或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低落、停滞的状态,称为「低潮」。如:「人在遭逢挫折时,情绪难免陷入低潮。」
《漢語大詞典》:秤水
(1).鱼跃水面之称。旧俗认为是涨水之兆。 清 梁章钜 农候杂占之四:“凡鱼跃离水面,谓之秤水。主水涨,高多少,则离水多少。”
(2).每年旧历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轻重,以卜一年旱涝或丰歉。 宋 王得臣 麈史·占验:“江湖间人,常于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世谓正月三日为田本命, 浙 西人谓之夏正三,言夏正之三日,俗以是日秤水,以重为上有年,则极騐。”
《漢語大詞典》:水儡
水上傀儡戏。制傀儡立板上,托浮水面,游移转动。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旱船遥似泛,水儡近如生。”自注:“水戏照以灯。”参见“ 水饰 ”、“ 水嬉 ”。
《漢語大詞典》:水秀才
昆虫名。似蚊而大,游于水面。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禽虫名》:“ 滇 中有虫名水秀才。 杨升庵 《鷓鴣天》云:‘弹声林鸟山和尚,写字寒虫水秀才’……水秀才状似蚊而大,游泳水面,池中多有之。”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有诗四十韵》“雁儿争水马” 清 仇兆鳌 注:“ 方以智 物理小识云:水马能化蜻蜓。则水鳖耳,非四足之水秀才也。”
《国语辞典》:蝶式  拼音:dié shì
一种游泳姿势。身体俯卧,肩与水面平行,两臂同时朝前方挥摆,双腿动作也须对称一致。如:「这位游泳选手在蝶式一百公尺的项目中得到冠军。」
《国语辞典》:伏礁  拼音:fú jiāo
暗礁,水面下的礁石。如:「附近有多处伏礁,航行至此时要多加小心。」
《国语辞典》:呼吸根  拼音:hū xī gēn
水中或湿地植物,由侧根向水面或地面分生而出之支根,暴露于空气中,具有呼吸作用及协助气体交换的功能。如水笔仔、落羽松、海茄冬等。
《漢語大詞典》:瀷淢
水面的波纹。《淮南子·本经训》:“淌游瀷淢,菱杼紾抱。” 高诱 注:“淌游瀷淢,皆文画拟象水势之貌。”
分類:水面波纹
《国语辞典》:岩礁  拼音:yán jiāo
海洋中隐约浮现水面的岩石。如:「这一带海域有许多岩礁,行船要特别小心。」
《漢語大詞典》:鱼踯(魚躑)
亦作“ 鱼掷 ”。 谓鱼跳出水面。 唐 姚合 《题河上亭》诗:“亭亭河上亭,鱼躑水禽鸣。”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宿报恩寺水阁》:“僧穿小檜纔分影,鱼掷高荷渐有声。”
《漢語大詞典》:沆沆
水面广阔无际貌。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汪汪横横,沆沆浩浩。”
《漢語大詞典》:浮礁
(1).露出水面的岩石。 许地山 《萤灯》:“那里头有一个浮礁,可容四、五人。”
(2).海鳅的俗称。《宁波府志·盐政·物产》:“海鰍大者长数十丈,海中浮载,如一二里山,俗呼为浮礁,舟行避之。”参见“ 海鰍 ”。
《國語辭典》:海䲡(海鰌)  拼音:hǎi qiū
露脊鲸的别名。参见「露脊鲸」条。
《漢語大詞典》:海鳅
1.即露脊鲸。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海鰌,即海上最伟者也。其小者亦千餘尺,吞舟之説,固非谬也。每岁, 广州 常发铜船,过 安南 货易,路经 调黎 深阔处,或见十餘山,或出或没,篙工曰:‘非山岛,鰌鱼背也。’双目闪烁,鬐鬣若簸朱旗。日中忽雨霢霂,舟子曰:‘此鰌鱼喷气,水散于空,风势吹来若雨耳。’” 唐 许浑 《题峡山寺》之一:“海鰌潮上见,江鵠雾中闻。”
2.小型战船名。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其东画长川以为洫,西连乎南,盘别浦以为沟,悉通海鰌。” 宋 杨万里 《海鰌赋》:“笑未既,海鰌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其迅如风,其飞如龙。”宋史·虞允文传:“中流官军亦以海鰌船衝敌,舟皆平沉。”
《國語辭典》:大循环(大循環)  拼音:dà xún huán
血液在全身中除了肺循环之外的循环。血液由心脏的左心室起,至大动脉,经小动脉运入身体各部组织后,由微血管交换养分和废物,而后经小动脉收集至大静脉,流回右心房。也称为「体循环」。
《漢語大詞典》:吊脚楼(弔脚樓)
亦作“吊脚楼”。 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又称吊楼。 沈从文 《边城》二:“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 叶蔚林 《蓝蓝的木兰溪》:“ 木兰溪 像一条蓝色的丝带,挽起两岸错落的村寨和高高低低的吊脚楼,组成了 木兰溪 公社。”
《漢語大詞典》:骆田(駱田)
在沼泽中以木为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成的浮于水面的农田。于上种植谷物,可随水高下,不致浸淹。史记·南越列传“ 佗 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 闽越 、 西甌 、 骆 ” 司马贞 索隐引 晋 顾微 《广州记》:“ 交趾 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 清 王士禛 《送耿承哲赴高州推官》诗之一:“见説 高凉郡 ,遥遥 八桂 隣;骆田潮上下,蛮弩瘴冬春。”参见“ 架田 ”。
《國語辭典》:架田  拼音:jià tián
在沼泽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和水生植物封实而成的浮于水面的农田。也称为「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