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水磨  拼音:shuǐ mò
利用水力推动的磨。见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一八。水利。利用图谱》。
《國語辭典》:水磨  拼音:shuǐ mó
1.加水打磨。《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一个大宽展的院落,地下都是水磨的砖。」《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2.一种精细的雕刻。《水浒传》第四回:「依著小人,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壁桌上供著一尊玉观音,两边放著八张水磨楠木椅子。」
分類:精细打磨
《漢語大詞典》:水磨腔
指昆山腔。昆山腔节奏舒缓,唱腔宛转细腻,故称。 明 沈宠绥 《度曲须知·弦索题评》:“我 吴 自 魏良辅 为崑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闢,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邇逊为独步。”
《国语辞典》:水磨腔曲子  拼音:shuǐ mó qiāng qǔ zi
腔调很细腻的昆曲。《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虽不会吟诗作赋,却也有些小聪明,学唱两套水磨腔曲子。」
《国语辞典》:水磨调(水磨调)  拼音:shuǐ mó diào
经由明朝魏良辅所改革后的昆腔。其腔调与唱法具有委婉细腻的特色。参见「昆腔」条。
《國語辭典》:水磨工夫  拼音:shuǐ mó gōng fu
费时、劳心的细密工夫。《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这是安老爷、安太太一年的水磨工夫,才陶镕得姑娘这等幽闲贞静。」《文明小史》第一回:「我们有所兴造,有所革除,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
《國語辭典》:水磨石  拼音:shuǐ mó shí
一种人造石料。将水泥、碎石子加水搅拌混和,涂抹在混凝土表面,等凝固硬化后,再加水以金刚石打磨光亮。又可于水泥中添加颜料,制成各种图案。
《漢語大詞典》:水硙(水磑)
即水磨。隋书·杨素传:“ 素 负冒财货,营求产业,东、西二京,居宅侈丽……爰及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磑并利田宅以千百数。”新唐书·王方翼传:“﹝ 方翼 ﹞乃出私钱作水磑,簿其赢,以济飢瘵。” 清 朱彝尊 《中院》诗:“ 应公 昔来栖,曾立水磑三。河流今已徙,乱石堆枯潭。”参见“ 水磨 ”。
分類:水磨
《漢語大詞典》:洒削
洒水磨刀。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 郅氏 鼎食。” 司马贞 索隐:“洒削,谓摩刀以水洒之。”汉书·货殖传·宣曲任氏:“ 质氏 以洒削而鼎食。”
《漢語大詞典》:硙轮(磑輪)
利用水的冲力以启动水磨的轮盘。 宋 陆游 《过绿杨桥》诗:“磑轮激水无时息,酒斾迎风尽日摇。”
《國語辭典》:米粉  拼音:mǐ fěn
1.米磨成的粉末。
2.一种食品。用米磨成细末,加水制成细长条,可煮或炒。
《漢語大詞典》:砻甓(礱甓)
亦作“礲甓”。 经过细磨的砖。俗称水磨砖。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自 天波门 并皇城至 乾元门 ,歷天街,东转繚太庙,皆甃以礲甓,树之芳木。”
分類:水磨
《漢語大詞典》:麦饵(麥餌)
麦饼。用小麦浸泡后连水磨成麦糊(不去麸皮),然后做成饼,贴锅上烧烤而成。 宋 陆游 《邻曲》“拭盘堆连展”自注:“ 淮 人以名麦饵。”
《漢語大詞典》:滴露研珠
指滴水磨墨。 唐 高骈 《步虚词》:“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珠写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