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滂流
一股
流川
沧流
淹淹
悬溜
伏流
逆折
水冲
淙潺
洑流
水力
方折
涨溢
没没
《漢語大詞典》:滂流
(1).涌流。汉书·宣帝纪:“詔曰:‘乃者凤皇甘露降集,黄龙登兴,醴泉滂流,枯槁荣茂,神光并见,咸受禎祥。’”太平广记卷三二五引述异记:“有顷,化为雄鸡,飞集别牀。 季随 斫之,应手有声,形即灭,地血滂流。”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摶风初举,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时雨滂流。”
(2).广泛流布。艺文类聚卷十二引 汉 苏顺 《和帝诔》:“洪泽滂流,茂化沾溥。”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陛下功则高矣,而人未怀德;德虽厚矣,而泽未滂流。”明史·循吏传·曾泉:“若使海内得 泉 等数十人分治郡邑,可使朝廷恩泽滂流,物咸得所。”
(3).汹涌的水流。 唐 沈亚之 《淮南都梁山仓记》:“今待汝访山求材然后用,何异乎柘杓滂流之语耶!”
《國語辭典》:一股  拼音:yī gǔ
1.由二条以上合成的物体,称其一条为「一股」。唐。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2.一缕。多指气味、烟雾等。《三国演义》第二回:「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从天而降。」《红楼梦》第五回:「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
3.一道。多指水流而言。《西游记》第一回:「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漢語大詞典》:流川
(1).谓川水流动。 汉 王褒 《洞箫赋》:“翔风萧萧而逕其末兮,迴江流川而溉其山。”
(2).江河的流水。 晋 成公绥 《啸赋》:“若乃游崇岗,陵景山,临巖侧,望流川,坐盘石,漱清泉,藉皐兰之猗靡,荫蓨竹之蝉蜎。”
《漢語大詞典》:沧流(滄流)
青色的水流。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山祇蹕嶠路,水若警沧流。” 唐 岑参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束帛仍赐衣,恩波涨沧流。”
分類:青色水流
《漢語大詞典》:淹淹
(1).气息微弱,濒于死亡。 明 徐霖 《绣襦记·得觅知音》:“我气息淹淹难调理,应做他乡鬼。” 清 阮旻锡 《还家》诗:“病妻久卧牀,淹淹迫岁暮。”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太公淹淹在牀,一日昏聵的狠,一日又觉得明白些。”
(2).引申为将尽之意。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秋景》套曲:“残暑淹淹,爽气被楼臺占。”
(3).昏昏沉沉;委靡不振。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慈戒》:“﹝小姐﹞淹淹春睡去了,敢在做梦也。” 明王錂《春芜记·讯病》:“想鼓尽云和人更远,愁绪相牵,似殢酒淹淹。” 明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诗》之十一:“簇簇双攒出絸眉,淹淹独立曲栏时。”
(4).昏暗貌。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天也,每番家小生要做些儿功课,不曾拏起笔来,可又早淹淹的晚了。”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自从那云滚滚卯时初,直至日淹淹的申牌后。” 明 袁宏道 《徐州道中》诗:“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
(5).水流貌。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俺只见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和着这滚滚的尸骸炼做坵塚。”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你怎知我这愁呵,似 长江 淹淹的不断流。” 明 徐复祚《投梭记·折齿》:“你看我翠鬟蓬鬆乱散,望东墙淹淹泪眼。” 清 何述稷 《苦雨》诗:“客舍淹淹雨,春愁瓮里天。”
(6).水果或植物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干瘪。《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我怕几两银子极极的花费了,两个果子淹淹了。”
《國語辭典》:悬溜(懸溜)  拼音:xuán liù
从高处往下流注的小股流水。晋。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淙淙悬溜,暧暧荒林。」
《國語辭典》:伏流  拼音:fú liú
石灰岩分布区,地面上的河流,中途忽然流入岩洞,在地下流动。
《國語辭典》:逆折  拼音:nì zhé
倒折回旋。汉。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横流逆折,转腾潎洌。」唐。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漢語大詞典》:水冲(水衝)
水流冲向之处。指水流的正面。《汉书·王尊传》:“太守身当水衝,履咫尺之难,不避危殆,以安众心。” 宋 曾巩 《黄河》:“有以为宜空水衝,以纵其决,穿漕渠以通其势者。”宋史·张问传:“ 曹村 、 小吴 南北相直,而 曹村 当水衝,赖 小吴 隄薄,水溢北出,故南隄无患。”
《漢語大詞典》:淙潺
水流声。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 宋 陆游 《舟行至织女潭》诗:“山溪曲折遥通谷,沙水淙潺各赴溪。” 清 姚鼐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北风夜甚厉,急雨鸣淙潺。”
《漢語大詞典》:洑流
(1).回漩的水流。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一:“洑流自洄纠,激瀨视奔腾。” 唐 李咸用 《江行》诗:“鱼依沙岸草,蝶寄洑流槎。” 清 许承钦 《琉璃河》诗:“洑流摧古墓,烽堠断渔家。”
(2).潜流;水潜流地下。 唐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诗之二:“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 金 元好问 《黄华峪十绝句》之九:“也应嫌被红尘涴,才近山门便洑流。”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六:“ 太行山 水皆洑流地中, 关中 诸水皆行流地上。”
《國語辭典》:水力  拼音:shuǐ lì
1.水流的力量。宋。苏轼〈游博罗香积寺〉诗:「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2.一种自然能源。藉由水流的力量所产生的动力,可用来发电。
3.旧时指船运的费用。
《漢語大詞典》:方折
指水流作直角转折。古代传说方折之水,其下有玉。艺文类聚卷八引尸子:“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淮南子·墬形训》:“水圆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 唐 白居易 《玉水记方流》诗:“尹孚光灧灧,方折浪悠悠。”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浮光风宛转,照影水方折。”
《漢語大詞典》:涨溢(漲溢)
水流上涨泛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昱斩蛟》:“时 嘉陵 涨溢,水势汹然。”金史·马讽传:“境有河曰 八尺口 ,每秋潦涨溢害民田, 讽 视地高下,疏决之,其患遂息。”
喻人的感情激动。 郭沫若 《落叶·第一信》:“想到这里,心里便涨溢起来,好像要破的一样。”
《國語辭典》:没没(沒沒)  拼音:mò mò
1.沉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2.埋没。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九。张怀瓘书断下能品》:「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然书之为用,施于竹帛,千载不朽,亦犹愈没没而无闻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