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
词典
5
分类词汇
8
词典
水旱
水旱不收
水旱码头
虫霜水旱
水旱不忧
分类词汇
水陆
雩禜
隔并
并隔
虫霜
五觳
害天灾
水土保持
《國語辭典》:
水旱
拼音:
shuǐ hàn
水灾和旱灾。《史记。卷三○。平准书》:「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寿春水旱连年,人皆缺食。」
分類:
水旱
水涝
干旱
《国语辞典》:
水旱不收
拼音:
shuǐ hàn bù shōu
因水患乾旱等天灾,农作物无法收成。《
红楼梦
》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
分类:
水患
乾旱
天灾
农作物
收成
《国语辞典》:
水旱码头(水旱码头)
拼音:
shuǐ hàn mǎ tou
可停泊船只兼通火车的商埠。
分类:
停泊
泊船
船只
兼通
火车
商埠
《国语辞典》:
虫霜水旱(虫霜水旱)
拼音:
chóng shuāng shuǐ hàn
农田的四大害。如:「务农苦,每年不为虫霜水旱烦,就为谷价低贱没人问。」
分类:
农田
四大
大害
《分类字锦》:
水旱不忧(水旱不忧)
《
续文献通考
》:宋乾道六年,新权发遣衢州胡坚常进对,奏广籴常平。上曰:“若一州得二十万石常平米,虽有水旱,不足忧矣。”
分类:
平籴
《國語辭典》:
水陆(水陸)
拼音:
shuǐ lù
1.水路与陆路。《文选。左思。蜀都赋》:「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分兵水陆并进,围住吴城。」
2.水陆所产的食物。唐。
白居易
〈
秦中吟。轻肥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三国演义》第八回:「允拜谢归家,水陆毕陈,于前厅正中设座。」
3.水陆道场的简称。参见「水陆道场」条。《水浒传》第四五回:「小僧已和众僧,都在水陆堂上,从五更起来诵经,到如今未曾住歇。」《金瓶梅》第七回:「到二十六日,请十二位高僧念经,做水陆烧灵。」
分類:
水陆
水上
水路
水旱
水陆道场
水中
中和
陆地
陆路
和陆
水田
食物
旱田
《國語辭典》:
水陆道场(水陸道場)
拼音:
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种佛教法会。时间少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法会期间以诵经、设斋、礼佛、拜忏为主。以使六道众生脱离苦海。水陆是概括六道众生的生存环境,故称为「水陆道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陆道场三昼夜,以报大恩。」《红楼梦》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保佑家口安宁,亡者升天,生者获福。」也称为「水陆法会」、「水陆斋」。
分類:
水陆道场
佛教
教法
法会
僧尼
诵经
礼佛
拜忏
《漢語大詞典》:
雩禜
亦作“ 雩宗 ”。 祭水旱之神的坛。
《
礼记·祭法
》
:“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 郑玄 注:“宗,皆当为‘禜’,字之误也……雩禜,水旱坛也。” 孔颖达 疏:“祭水旱者,水甚祭水,旱甚祭旱,谓祭此水旱之神。”后借指祭祀水旱之神。
《
南齐书·礼志上
》
:“古者孟春郊祀祈嘉穀,孟夏雩禜祈甘雨,二祭虽殊,而所为者一。” 南唐
陈致雍
《正大姑小姑山神像议》
:“其或名山大川,能兴云雨,水旱雩禜,於斯不替,其可废哉。”
分類:
水旱
《漢語大詞典》:
隔并(隔併)
犹隔并。 晋
葛洪
《
抱朴子·交际
》
:“天地不交则不泰,上下不交即乖志。夫不泰则二气隔併矣。”
谓阴阳失调而生之水旱灾害。
《
后汉书·陈忠传
》
:“故天心未得,隔并屡臻。” 李贤 注:“隔并,谓水旱不节也。”
《晋书·阮种传》
:“自顷阴阳隔并,水旱为灾,亦犹期运之致。” 元
李冶
《
敬斋古今黈
》
卷三:“天地之气,阴阳相半,曰暘曰雨,各以其时,则谓之和平。一有所偏,则谓之隔并。隔并者,谓阴阳有所闭隔,则或枯或潦,有所兼并也。”
分類:
犹隔
阴阳
失调
水旱
旱灾
灾害
《漢語大詞典》:
并隔
犹隔并。谓水旱失调。
《后汉书·陈蕃传》
:“且聚而不御,必生忧悲之感,以致并隔水旱之困。” 清
王念孙
《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
“三公山碑”:“并隔,犹隔并也…… 汉 人多有隔并之语。
《刘瑜传》
云:‘天地之性,阴阳正纪,隔絶其道,则水旱为并。’此説‘隔并’二字之义最明。盖水旱不节,皆谓之隔并。”
分類:
犹隔
水旱
失调
《漢語大詞典》:
虫霜(蟲霜)
虫蚀霜损。指水旱之外,影响农业生产的两大害。 唐 李匡乂
《
资暇集
》
卷上:“饮坐令作,有不悟而饮罚爵者,皆曰‘虫伤旱潦’,或云‘虫伤水旱’……未尝究四字之意何也。‘虫伤’宜为‘虫霜’,盖言农水旱之外,抑有虫蚀霜损,此四者农田之大害,
《六典》
言之数矣。”
《
新唐书·百官志一
》
:“自四品皆番上於吏部,不上者岁输资钱,三品以上六百,六品以下一千,水旱虫霜减半资。”
分類:
虫蚀
水旱
之外
影响
农业
两大
大害
《漢語大詞典》:
五觳
不耐水旱的下等薄土。
《
管子·地员
》
:“五殖之次曰五觳。五觳之状,娄娄然,不忍水旱。” 尹知章 注:“觳,薄。娄娄,疏也。”参见“ 五粟 ”。
分類:
不耐
水旱
下等
《漢語大詞典》:
五粟
粟土。适宜种植的上等优质土壤。
分類:
适宜
种植
上等
优质
土壤
《国语辞典》:
害天灾(害天灾)
拼音:
hài tiān zāi
1.遭遇水旱等灾变。如:「建造水库之后,此地已很少害天灾了。」
2.比喻伤天害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你这负心汉,害天灾的!你要去我偏不去。」
分类:
遭遇
水旱
灾变
关汉卿
《國語辭典》:
水土保持
拼音:
shuǐ tǔ bǎo chí
为求土地安定,防止土壤受侵蚀,并保持其生产力的一种措施。如造林、修建梯田、植草等。
分類:
山区
丘陵
地带
防止
止水
建设
农田
克服
水旱
自然
自然灾害
改造
综合
措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