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4,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沈细
暗桩
水卒
跳水
游弋
孑孓
石蛇
苔絮
问遂
航行
山漏
水梭花
水蛇
水葬
淘澄
《漢語大詞典》:沈细(沈細)
亦作“沉细”。
(1).谓沉钓丝于水中。 唐 韩愈 《答张彻》诗:“乘枯摘野艳,沉细抽潜腥。”
(2).指胃中沉积的食物碎屑。
(3).指脉搏隐伏微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自家这一场腌臢病,病得来蹺蹊,难服汤药,不停水米。不头沉,不脑热,脉儿又沉细。”
(4).低沉细微。 闻一多 《孤雁篇》:“你那沉细的音波,在这大海底惊雷里,还不值得那涛头上,溅破的一粒浮沤呢!”
《國語辭典》:暗桩(暗樁)  拼音:àn zhuāng
1.插在水面下的木柱,可以阻止舟船的前进。宋。陈造〈呈赵帅〉诗:「叶舟瓠壶浪如屋,暗桩触船船版折。」
2.布置在敌方阵营里的眼线。如:「这次选举,他早已布下暗桩,所以大获全胜。」
《漢語大詞典》:水卒
神话传说中的水中兵卒。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今有 钱塘 火龙到来,要和我鬭胜,大小水卒,听吾神旨,摆开阵势,火龙这早晚敢待来也。”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今日是小圣的诞日,他毕竟同二弟来称觴,叫水卒们请娘娘公主出来料理筵席。”
《國語辭典》:跳水  拼音:tiào shuǐ
1.跳入水中。如:「跳水表演」。
2.一种水上运动。由跳台或跳板上跃入水中的瞬间,做出直体、屈体、抱膝等技巧性动作。
《國語辭典》:游弋  拼音:yóu yì
军舰巡逻海面,侦伺敌船。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道光朝,英夷横海上,师船游弋闽浙诸洋面。」
《漢語大詞典》:游弈(遊弈)
亦作“ 游弋 ”。 犹巡逻。陈书·樊猛传:“时 猛 与左卫将军 蒋元逊 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於 白下 游弈,以御 隋 六合 兵。”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主将每遣小校将数队,四出游弈候望。”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上议款:“ 裕 帅以 苏 抚摄 两江 制篆,闻有夷船游弈 宝山 洋面,即日驰驛前往,至则被军门炮击远窜矣!” 清 柯超 《辛壬琐记》:“ 何文庆 、 范汝增 ……常至西门游弋,屡被 谢氏 所创。”
分類:巡逻
《國語辭典》:孑孓  拼音:jié jué
1.短小。清。王念孙《广雅疏證。卷二下。释诂》:「孑孓,短也。」疏證:「《说文》:『孑无右臂也,孓无左臂也。』皆短之义也,短与小同义,故井中小虫,亦谓之孑孓。」
2.形容肢体屈伸颠踬。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景州一宦家子,好取猫犬之类,拗折其足,捩之向后,观其孑孓跳号以为戏。」
3.蚊的幼虫。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体细长,游泳时身体屈伸蠕动,常翻跟头,故也称为「跟头虫」。
《漢語大詞典》:石蛇
(1).修堰时用若干竹笼置石,投水中以遏流,其形蜿蜒如蛇,因称。
(2).一种化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石蛇﹝集解﹞引 苏颂 曰:“石蛇出 南海 水旁山石间,其形盘屈如蛇,无首尾,内空,红紫色,以左盘者良。又似车螺。不知何物所化,大抵与石蟹同类,功用亦相近。”
《漢語大詞典》:苔絮
水中青苔。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十一:“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蒓花。” 王琦 汇解:“苔絮,水中青苔初生如乱髮,积久日厚,状如胎絮。”
《漢語大詞典》:问遂(問遂)
亦作“ 问坠 ”。 询问水中可涉的途径。晏子春秋·杂上二十:“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荀子·大略:“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 杨倞 注:“遂,谓径隧,水中可涉之径也。”
《國語辭典》:航行  拼音:háng xíng
1.船在水上行走。如:「在航道上航行的船只。」
2.飞机在空中飞行。如:「这架飞机已航行了一万公里。」
《漢語大詞典》:山漏
山中的计时器。 晋 慧要 在 庐山 立十二叶芙蓉于泉水中,因流转动,以定十二时。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释道祖附录·慧要传》。 唐 王勃 《焦岸早行和陆四》:“猨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清 汪懋麟 《再过借树园宿骋怀堂》诗:“听曲不知山漏转,临风微觉葛衣凉。”
《漢語大詞典》:水梭花
鱼的隐称。僧人素食,讳言荤腥之名,因鱼往来水中,形似穿梭,故称。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僧文荤食名》:“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人常笑之。”
《國語辭典》:水蛇  拼音:shuǐ shé
动物名。爬虫纲有鳞目。头呈圆形,大如鳝,皮黄黑色,有缬纹,某些为无毒,栖息于水中。
分類:水中
《國語辭典》:水葬  拼音:shuǐ zàng
把死者的尸体投进水中,任其沉流漂散的葬法。《南史。卷七八。夷貊传上。海南诸国传》:「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唐。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五绝五首之五:「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国语辞典》:淘澄  拼音:táo chéng
将物品放在水中淘洗澄淀,以除去杂质。《红楼梦》第四四回:「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