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气盛(氣盛)
(1).气势盛大。 晋 张协 《七命》:“气盛怒发,星飞电骇。志凌九州,势越四海。”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而间引饮一斛。” 唐 韩愈 《答李翊传》:“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2).犹血气方刚。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 明 方孝孺 《益斋记》:“吾时志高气盛,谓口舌间足以成事。方以此自才,而人亦多以此奇我。”
《漢語大詞典》:心浮气盛(心浮氣盛)
形容性格浮躁,态度傲慢。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好在还没惹出什么大祸,我后来就不敢再这样心浮气盛了。”
《国语辞典》:年轻气盛(年轻气盛)  拼音:nián qīng qì shèng
年纪轻,血气强劲。如:「他年轻气盛,做事较莽撞,请您多多包涵。」
《国语辞典》:年少气盛(年少气盛)  拼音:nián shào qì shèng
年纪轻,血气旺盛,容易冲动。如:「他刚从学校毕业,初入社会,难免年少气盛,如有卤莽之处,尚请多多包涵。」
《国语辞典》:气盛言宜(气盛言宜)  拼音:qì shèng yán yí
作者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语本唐。韩愈〈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分类字锦》:气盛紫蜺(气盛紫蜺)
亢仓子蜚影之剑威夺白日气盛紫蜺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