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13
典故
1
词典
7
分类词汇
305
共305,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宏赡
虎虎
凌铄
锋气
积势
大规模
余怒
流势
雄藻
鹘起
寇势
假气
呼呼
飙扫
汪茫
《漢語大詞典》:
宏赡(宏贍)
(1).指才力雄富。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文学
》
:“ 殷仲文 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博。”
(2).谓气势宏大,辞藻丰赡。 唐
张鷟
《
朝野佥载
》
卷二:“ 周 凤阁侍郎 杜景佺 文笔宏赡,知识高远。” 宋
陆游
《荐举人材状》
:“宣教郎知 临安 府 临安 县 巩丰 ,才识超卓,文辞宏赡。”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
:“且 班 书典雅宏赡,微特 元 明 人莫能为,即 唐 宋 诸贤, 昌黎 而外,亦未有能几之者。”
分類:
气势
才力
宏大
辞藻
丰赡
《漢語大詞典》:
虎虎
(1).形容威武雄壮或精神、气势旺盛的样子。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
:“言满朝野,气虎虎矣。” 陶行知
《祭邹韬奋先生文》
:“凡是得到了你的精神的人,都虎虎的成了万人敌。”
(2).象声词。形容声音猛烈。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
:“手掌大小的雪片,在空中飘飞着,北风虎虎的在发威,把地上的一点一滴的水都冻结成冰块。” 李广田
《水的裁判》
:“江水发出虎虎的吼鸣,冲激着两边的山,震撼着山上的城。”
分類:
象声词
威武
雄壮
声音
精神
猛烈
气势
旺盛
《漢語大詞典》:
凌铄(凌鑠,淩鑠)
(1).形容气势迅速猛烈。 宋
欧阳修
《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
诗:“闰后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鑠势方豪。”
(2).犹欺压;压倒。 元
杨梓
《豫让吞炭》
第二折:“你暗暗的出去,见 韩 魏 二君,説三家俱被 智氏 凌鑠。” 清
赵翼
《
瓯北诗话·苏子美梅圣俞
》
:“ 宋 诗初尚西崑体,后 苏子美 梅圣俞 辈出,遂各出新意,凌鑠一时。” 清
王韬
《英重防俄》
:“天主、天方两教相争,各立门户,有同水火;为之上者又復一意偏袒,凌鑠挟制,入主出奴,以播其毒燄,而煽其狂颷。”
分類:
欺压
气势
迅速
压倒
猛烈
《漢語大詞典》:
锋气(鋒氣)
勇往直前的气势。
《
后汉书·袁敞传
》
:“ 张俊 者, 蜀郡 人,有才能……年少励锋气。” 宋
秦观
《裴秀才跋尾》
:“君 晋公 之裔孙也,少篤学,锋气鋭甚。” 清
吴伟业
《行路难》
诗之十一:“以兹憎感激,居官厉锋气。”
分類:
勇往直前
气势
《漢語大詞典》:
积势(積勢)
蓄积气势。 晋
张华
《晋凯歌·劳还师歌》
:“将士齐心膂,感义忘其私。积势如鞹弩,赴节如发机。” 清
查慎行
《麻阳运船行》
:“一里四五滩,滩滩响流水。一滩高五尺,积势殊未已。”
分類:
蓄积
气势
《国语辞典》:
大规模(大规模)
拼音:
dà guī mó
广大的气势、范围或场面。如:「大规模演习」、「大规模更换」。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学七》:「品藻人物,须先看它大规模,然后看它好处与不好处。」
分类:
大规模
广大
气势
范围
场面
《漢語大詞典》:
余怒(餘怒)
(1).充足的力量、气势。
《
文选·张衡〈西京赋〉
》
:“负笋业而餘怒,乃奋翅而腾驤。” 薛综 注:“言兽负此笋业已重,乃有餘力奋其两翼,如将超驰者矣。” 唐
赵冬曦
《三门赋》
:“泛洪涟於大磧之东,薄餘怒於天地之外。”
(2).未了的怒气。 晋
潘岳
《西征赋》
:“望 渐臺 而扼腕,梟巨猾而餘怒。”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
:“见妻犹坐中庭,颐指气使,餘怒未平。”
分類:
充足
未了
力量
怒气
气势
《漢語大詞典》:
流势(流勢)
谓文章的铺排气势。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
:“自 唐 以降,缀文者在彼不在此,观其流势,洋洋纚纚,即实不过数语。”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
:“北方流势,本臃肿也,削而礱之,大分不出 后汉 ,碑誄尤近。”
分類:
文章
铺排
排气
气势
《漢語大詞典》:
雄藻
气势雄阔、才情横溢的辞章。 唐
王勃
《与契苾将军书》
:“ 伯喈 雄藻,待 林宗 而无愧。” 宋
范仲淹
《祭陕府王待制文》
:“纔十五而器成,献雄藻於丹墀。” 明
徐渭
《知清丰沈公祀碑》
:“至公为士,以文名吾 浙 中;然文主於雄藻,类
《西京》
。”
分類:
气势
才情
横溢
辞章
《漢語大詞典》:
鹘起(鶻起)
如鹘飞起。比喻气势旺盛。 清 陈贞慧
《书事·防乱公揭本末》
:“ 鋮 ( 阮大鋮 )遂有酬诬琐言一揭,语虽鶻起,中实狼惊。”
分類:
飞起
气势
旺盛
《漢語大詞典》:
寇势(寇勢)
敌军的气势。 清 昭槤
《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
》
:“后於丁卯十二月二十五日战於 黑水洋 时, 蔡牵 以三舟檥岛去公艇半里耳,寇势已穷迫,公因山为垒,以逸待劳,舟师四面围之,计日以擒。”
分類:
敌军
气势
《漢語大詞典》:
假气(假氣)
借助气势。
《
太平广记
》
卷一九二引 唐 胡璩
《
谭宾录·白孝德
》
:“愿备五十骑於军门,候入而继进,及请大众鼓噪以假气,他无用也。”
分類:
借助
气势
《國語辭典》:
呼呼
拼音:
hū hū
拟声词:(1)形容风声。《老残游记》第一回:「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价响,彷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2)形容鼾声。如:「他睡得呼呼有声。」
分類:
象声词
常形
行动
急骤
鼾声
气势
风声
盛大
着火
《漢語大詞典》:
飙扫(飆掃)
亦作“飈扫”。亦作“颷扫”。 狂风扫荡。形容气势迅猛。 唐
李白
《大猎赋》
:“千骑飇扫,万乘雷奔。”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
:“北夷颷扫,厥国土崩。”
分類:
狂风
扫荡
气势
迅猛
《漢語大詞典》:
汪茫
气势广大貌;广阔无边貌。
《
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
》
:“至 甫 ,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
:“余谓佛,西方之达人也,其言汪茫漫诞,贯生死鬼神,无有滨涯。” 清
刘大櫆
《漱润楼记》
:“湖水汪茫,田塍如画。”
分類:
气势
广大
广阔
无边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