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3,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怪民
料民
渔民
民寄
民负
民经
民王
借民
民享
酒民
愿民
地民
莠民
夷民
隐民
《漢語大詞典》:怪民
性行古怪、精神失常的人。周礼·天官·阍人:“閽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奇服怪民不入宫。” 郑玄 注:“怪民,狂易。” 唐 柳宗元 《与萧俛书》:“谤语转侈,嚣嚣嗷嗷,渐成怪民。”
《漢語大詞典》:料民
计点人口;清查民户。国语·周语上:“ 宣王 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於 太原 。” 韦昭 注:“料,数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太守行八解》:“文武备具,料民富贫。”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宣王 ,中兴主也,然其后或宴起,或料民,至废 鲁 嫡,杀 杜伯 ,而君德荒矣。”
《國語辭典》:渔民(漁民)  拼音:yú mín
1.以捕鱼为生的人。如:「政府造福渔民。」
2.欺凌百姓。《商君书。修权》:「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
《漢語大詞典》:民寄
民望所寄。旧时指地方官。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公以通济之才,筮仕於朝,出任民寄,以最绩奏闻。”
分類:地方官
《國語辭典》:民负(民負)  拼音:mín fù
人民的负担。如:「减轻民负是政府该有的施政目标。」
分類:人民负担
《漢語大詞典》:民经(民經)
人民的规范。 明 宋濂 《含山操二解》序:“ 贞媛 遭兵乱,乃能完节蹈水死,其不有繫民经之大者乎!”
分類:人民规范
《漢語大詞典》:民王
(1).民众之王。《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大臣奏称:当年 襄武县 ,天降一人,身长二丈餘,脚迹长三尺二寸,白髮苍髯,着黄单衣,裹黄巾,拄藜头杖,自称曰:‘吾乃民王也。今来报汝:天下换主,立见太平。’”
(2). 清 代亲王受贬黜被销除属籍后的一种称号。清史稿·世宗纪:“戊戌,集廷臣宣詔罪状皇八弟 胤禩 ,易亲王为民王,褫黄带,絶属籍,革其妇 乌雅氏 福晋,逐回母家;復革民王,拘禁宗人府,敕令易名,名曰 阿其那 。”参见“ 民户 ”。
《漢語大詞典》:民户
(1).民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 奉高县 ﹞西六十里有 季札儿 冢……前有石铭一所, 汉 末 奉高 令所立,无所述叙,标誌而已。自昔恆蠲,民户洒埽之;今不能然,碑石糜碎,靡有遗矣。”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三年:“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至使民户殫尽,委输无入。”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呵,你就是 韩六爷 吗?’ 萧队长 讥讽地说着。‘不敢,民户就是 韩凤岐 。’ 韩老六 哈着腰说。”
(2). 清 代户籍的一种。《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凡户之别,有民户(土著者,流寓入籍者,八旗销除旗档者, 汉 军出旗者,所在安置为民者,皆为民户)、有军户、有匠户。”
《分类字锦》:借民
诗载芟小序春藉田而祈社稷也郑笺藉田甸师氏所掌王载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藉田正义王一耕之而使庶人芸芓终之是借民者谓借此甸师之徒也王者役人自是常事而谓之借者言此田耕耨皆帝王亲为之但以听政治民有所不暇故借人之力以为己功是以谓之借也
分类:藉田
《國語辭典》:民享  拼音:mín xiǎng
社会利益由全体人民共享。系国父根据美国林肯总统for the people一语翻译而来。相当于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國語辭典》:民有  拼音:mín yǒu
国家为全体人民所共有,即国家主权在于人民。系国父据美国林肯总统of the people一语翻译而来。为民主主义的要素之一,相当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漢語大詞典》:酒民
(1).好酒的人。 清 周亮工 《霜月乞醉歌》:“ 长安 何来百酒民,脱衣买醉未辞贫。”
(2). 唐 诗人 皮日休 的号。见《尚友录》
《漢語大詞典》:愿民
朴实善良之民。荀子·王霸:“无国而不有愿民,无国而不有悍民。”汉书·食货志下:“善人怵而为姦邪,愿民陷而之刑戮。” 清 冯桂芬 《上海果育堂记》:“人性无不善,衣租食税读书识字之民皆愿民也。”
分類:朴实善良
《骈字类编》:地民
书吕刑罔有降格传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于天明不相干疏经言民神分别之意故言罔有降格言天神无有降至于地者谓神不干民孔因互文云地民不有上至于天者言民不干神也乃总之云明不相干即是民神不杂也地民或作地祗学者多闻神祗又民字似祗因妄改使谬耳
分类:地民
《國語辭典》:莠民  拼音:yòu mín
坏人、不良分子。如:「莠民当除」。
分類:坏人
《漢語大詞典》:夷民
(1).谓使度量标准统一,民众交易公平。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孔颖达 疏:“使其利便民之器用,正丈尺之度,斗斛之量,所以平均下民也。 樊光 、 服虔 云:雉者,夷也;夷,平也;使度量器用平也。”
(2).对外国人的泛称。 清 姚鼐 《侍讲张君墓志铭》:“ 澳门 者, 香山 南境,斗入海,西洋夷民居之……上吏以君贤,俾摄其职,君尤能得夷民情而柔调之。”
《漢語大詞典》:隐民(隱民)
(1).古代自附于贵族豪强之家的贫民。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子家子 曰:‘君其许之!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日入慝作,弗可知也。’” 杜预 注:“隐,约,穷困。” 杨伯峻 注:“即贫民之投靠 季氏 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二节:“ 春秋 时代见于记载的‘隐民’、‘私属徒’、‘宾萌’……‘隐民’和‘私属徒’也是指贵族们的隐蔽户口。虽然他们还不是自由的,但是,他们的身份却不同于奴隶。”
(2).犹隐士。新唐书·杜淹传:“上好用隐民, 苏威 以隐者召,得美官。”参见“ 隐士 ”。
《國語辭典》:隐士(隱士)  拼音:yǐn shì
隐居避世的人。《荀子。正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