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7,分2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李氏
左氏
释氏
姓氏
史氏
赵氏
杨氏
老氏
名氏
伯氏
百氏
谁氏
吕氏
周氏
母氏
《骈字类编》:李氏
左传肸之宗十一族疏或曰羊舌氏姓李名果有人盗羊而遗其头不敢不受而埋之后盗羊事发辞连李氏李氏掘羊头示之以明已不食唯识其舌存故号曰羊舌氏
分类:李氏
《骈字类编》:左氏
汉书艺文志春秋左氏传三十卷食又五行志宣帝地节元年十二月癸亥晦日有 之在营室十五度五凤元年十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在婺女十度四年四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在毕十九度是为正月朔慝未作左氏以为重异士又河间献王德传其学举六艺立毛诗左氏春秋博
又司马迁传赞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大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其又翟方进传方进虽受谷梁然好左氏传天文星历 左氏则国师刘歆星历则长安令田终术师也及又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学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 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备焉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难向向不能非间也然犹自扶其谷梁义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 后汉书班彪传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暨于诸侯国自有史故孟子曰楚之梼杌晋之乘鲁之春秋其事一也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篇由是乘梼杌之事遂闇而左氏国语独章之又延笃传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诵 典深敬焉
又郑玄传时任城令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元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注说文曰肓膈也心下为膏喻左氏之疾不可为也 桓谭新论刘子政子骏伯玉三人尤珍重左氏教子孙坟孔安国尚书序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 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酿何休公羊传序讲诵师言至于百万犹有不解时加 嘲辞拔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者不可胜记也是以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至使贾逵缘隙奋笔以为公羊可夺左氏可兴疏贾逵者即汉章帝时卫士令也言缘隙奋笔者庄颜之徒说义不足故使贾逵得缘其隙漏奋笔而夺之遂作长义四十一条云公羊理短左氏理长意望夺去公羊而兴左氏矣其范宁谷梁传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 失也短释唐明皇道德经序今兹绝笔是询于众公卿臣庶道 二门有能起予类于卜商针疾同于左氏渴于纳善朕所虚怀苟副斯言必加厚赏婉司马贞补史记序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异左氏之微 有南史之典实所以扬雄班固等咸称其有良史之才盖信乎其然也 贾邕送萧颖士赴东府诗序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吴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陆龟蒙和袭美 中言情见寄诗徒爱右军遗点画闲披左氏得膏肓乃又战国策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 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一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当又汉书陈遵传初遵为河南太守而弟级为荆州牧 之官俱过长安富人故淮阳王外家左氏饮食作乐后司直陈崇闻之劾奏遵兄弟幸得蒙恩超等历位遵爵列侯备郡守级州牧奉使皆以举直察枉宣扬圣化为职不正身自慎始遵初除乘藩车入闾巷过寡妇左阿君置酒歌讴遵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暮因留宿为侍婢扶卧遵知饮酒饫宴有节礼不入寡妇之门而湛酒溷肴乱男女之别轻辱爵位羞污印韨恶不可忍闻臣请皆免宜陈辅之诗话子美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烛正不 观书检阅时暂可也退之短檠二尺便且光可谓灯窗人中语
分类:左氏
《國語辭典》:释氏(釋氏)  拼音:shì shì
释迦牟尼佛姓释迦氏,故称为「释氏」。后亦指佛教。《晋书。卷七七。何充传》:「于时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
《國語辭典》:姓氏  拼音:xìng shì
表明个人所出之家族的符号,多以远祖食邑的地名表明之。姓本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其后社会渐以男子为主体,故姓亦改从男系,氏则有时反为表女子家族之用。姓氏合称,仍指姓。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
《漢語大詞典》:史氏
史家;史官。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史氏襃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一》:“夫三篇之书,虽曰 伊尹 作,然自始至终,皆史氏所録。” 黄人 《〈清文汇〉序》:“循是或可得其大概,而为史氏徵文考献者效负弩之役。”
分類:史家史官
《漢語大詞典》:赵氏
指赵国。例如:赵氏求救于。——《战国策·赵策
《骈字类编》:杨氏(杨氏)
唐 元稹 连昌宫词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分类:杨氏
《漢語大詞典》:老氏
(1).指 老子 。 汉 张衡 《东京赋》:“思 仲尼 之克己,履 老氏 之常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观画听琴之会》:“淡泊全精神, 老氏 吾将师。” 清 赵翼 《书怀》诗:“敢援 老氏 戒,谓知足不辱。”
(2).指 老莱子 。相传为 春秋 末年 楚 隐士。居于 蒙山 之阳,自耕而食。 楚王 召其出仕,不就。见《高士传》卷上、《列女传》卷二。 宋 梅尧臣 《咏严子陵》:“ 老氏 轻璧马, 庄生 恶牺牛。”
《國語辭典》:名氏  拼音:míng shì
姓名。《公羊传。昭公元年》:「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大夫相杀称人,此其称名氏以杀何?」汉。荀悦《前汉纪。卷二五。前汉孝成皇帝纪二》:「《谷梁传》曰:『其不称名氏,以其在祖位尊之也。』」
分類:姓名
《國語辭典》:伯氏  拼音:bó shì
兄长、哥哥。《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國語辭典》:百氏  拼音:bǎi shì
诸子百家。《汉书。卷一○○。叙传下》:「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南朝齐。孔稚圭 北山移文:「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
分類:诸子百家
《漢語大詞典》:谁氏(誰氏)
何人。太平广记卷三○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永清县庙》:“见荒庙岿然,土偶罗列,无门榜牌记,莫知谁氏,访之邑吏,但云 永清大王 而已。”
分類:何人
《漢語大詞典》:吕氏
(1).指 春秋 吕尚 的后代。 周武王 封 太公望 吕尚 于 齐 ,其子孙世代为 齐 君。入 战国 ,为 田 氏所簒。韩非子·孤愤:“人之所以谓 齐 亡者,非地与城亡也, 吕 氏弗制而 田 氏用之。”韩非子·忠孝:“是故 田氏 夺 吕 氏於 齐 , 戴 氏侵 子 氏於 宋 。”
(2).吕氏春秋的省称。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 章炳麟 《文学说例》:“且沉思孰若 庄周 荀卿 ,翰藻孰若《吕氏》《淮南》。”
(3).指 汉高祖 后 吕雉 及其侄 吕产 、 吕禄 等。 晋 陆机 《五等论》:“然 吕 氏之难,朝士外顾; 宋昌 策 汉 ,必称诸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宣后 乱 秦 , 吕 氏危 汉 。”
《國語辭典》:周氏  拼音:zhōu shì
1.姓周的人。如:「周氏宗亲会」。
2.指周朝。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反衰世之陵夷,继周氏之绝业。」晋。刘琨〈劝进表〉:「惠泽侔于有虞,卜年过于周氏。」
分類:
《漢語大詞典》:母氏
(1).母亲。《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清 刘大櫆 《程孺人传》:“又数年, 定 补县学生,将以报母氏之劬劳。”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四:“舅曰舅氏,母曰母氏,并见诗经。所以独母舅称氏者,以母与舅皆他氏故也。其父兄姊妹即不言氏矣。”
(2).特指皇帝母亲的家族。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自 汉 兴,母氏莫不尊宠。”《后汉书·皇后纪下·陈夫人》:“隆 汉 盛典,尊崇母氏,凡在外戚,莫不加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