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69,分28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比丘尼
比室
成比
比分
复比
比美
比儿
党比
比功
屋比
通比
昵比
比余
比俦
中比
《國語辭典》:比丘尼  拼音:bǐ qiū ní
佛教用语。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梵语bhikṣuṇī的音译。《大宝积经》卷一:「贪著美味,受比丘尼劝化饮食。」唐。韩愈 登封县尉卢殷墓志:「陇西李氏,生男辄死,卒无子。女一人,学浮屠法,不嫁,为比丘尼云。」也译作「苾刍尼」。
《漢語大詞典》:比室
(1).犹言家家户户。后汉书·杜诗传:“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李贤 注:“比室,犹比屋也。”
(2).借指百姓。《宋书·文帝纪》:“赋役暂偏,则人怀愁垫;岁或不稔,而病乏比室。”
《漢語大詞典》:成比
谓旧例。宋书·礼志二:“然 元康 中, 陈準 、 傅咸 之徒,犹以权夺,不得终礼。自兹至今,往往以为成比也。”
分類:成比旧例
《漢語大詞典》:比分
比赛进行中或结束时双方对比的得分。
《国语辞典》:复比(复比)  拼音:fù bǐ
把几个比的所有前项的乘积作为一个比的前项,所有后项的乘积作为这个比的后项,这样得到的比称为这几个比的复比。如a:b和c:d的复比为ac:bd。
《漢語大詞典》:比美
媲美。谓美好的程度相当。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余与 姚夫人 四十年伉儷,虽未足比美古人,亦庶几其万一。” 孙中山 《与〈士蔑西报〉记者之谈话》:“ 中国 之资财极大,不过无完善之机器以取集之,而又未能遽与列国经历多年之机器互相比美。”《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3期:“《圣济总录》这部书可以和《大观本草》比美,是 宋 代医学承前启后的一部巨著。”
《國語辭典》:比儿(比兒)  拼音:bǐ ér
侄儿。《幼学琼林。卷二。叔侄类》:「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分類:侄儿
《漢語大詞典》:党比
结党朋比。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洛蜀党议:“诸贤不悟,各为党比,以相訾议。”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帝亦厌廷臣党比,復委用中璫。”
分類:结党
《分类字锦》:比功
周礼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
分类:朝会
《漢語大詞典》:屋比
犹邻舍。史记·汲郑列传:“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分類:邻舍
《漢語大詞典》:通比
(1).串通勾结。韩非子·八经:“阴使时循以省衰,渐更以离通比。” 陈奇猷 集释:“此句当係言离臣下相通、比周之术。”
(2).总起来考核,总算。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令诸县不得将逐等人户,各别比较,须得将上三等人户,都数通比。”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销号件》:“諭令经承原差,将承催号件,严行催结,定于某日通比。”
《國語辭典》:昵比  拼音:nì bì
亲近朋比。《书经。泰誓中》:「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犁老,昵比罪人。」《新唐书。卷一三四。韦坚传》:「坚妻,姜皎女,李林甫舅子也,初甚昵比,既见其宠,恶之。」
《漢語大詞典》:比余
古人辫发上的一种金属饰物。史记·匈奴列传:“服绣袷綺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比余一……使中大夫 意 、謁者令 肩 遗单于。” 司马贞 索隐:“比音鼻。 小颜 云‘辫髮之饰也,以金为之’……按 苏林 説,今亦谓之‘梳比’,或亦带饰者也。”
《漢語大詞典》:比俦(比儔)
比并;匹敌。 宋 林逋 《荣家鹤》诗:“种莎池馆久淹留,品格堪怜絶比儔。” 宋 苏辙 《牛尾狸》诗:“压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儔。”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其土地之价格,递年腾贵,利益之巨,无与比儔。”
分類:比并匹敌
《漢語大詞典》:中比
明 清 盛行的八股文中间部分的一段。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八股余孽》:“每一篇八股文章,总得有几个部分。在‘题前’的部分,有‘破题’、‘承题’、‘起讲’、‘领讲’等段落;中间‘八比’的部分,则有‘起比’、‘中比’、‘后比’、‘束比’等主要的几个大段落;末尾又有‘落下’一段,以结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