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无算(無算)
亦作“ 无筭 ”。
(1).不计其数。极言其多。《周礼·春官·男巫》:“冬堂赠无方无筭。” 郑玄 注:“无筭,道里无数,远益善也。”《南史·齐竟陵王子良传》:“﹝ 子良 ﹞遣人视 淮 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旧五代史·唐书·朱友谦传》:“ 友谦 覲於 洛阳 , 庄宗 置宴饗劳宠锡无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汉战纪》:“是役也……获山砲三十六尊,枪械子弹无算。” 李大钊 《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国与国……你争我战,常常酿成大战,杀人无算,耗财无算。”
(2).没有一定数量。《孔子家语·观乡射》:“降,脱屨升座,修爵无算。饮酒之节,旰不废朝,暮不废夕。”参见“ 无算爵 ”、“ 无算乐 ”。
(3).不成数目。表示甚少。《淮南子·泰族训》:“远之则邇,延之则疏,稽之不得,察之则虚,日计无算,岁计有餘。”
(4).引申指不足比量,谓无足与别人相比。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 朓 实庸流,行能无算。”
(1).不计其数。极言其多。《周礼·春官·男巫》:“冬堂赠无方无筭。” 郑玄 注:“无筭,道里无数,远益善也。”《南史·齐竟陵王子良传》:“﹝ 子良 ﹞遣人视 淮 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旧五代史·唐书·朱友谦传》:“ 友谦 覲於 洛阳 , 庄宗 置宴饗劳宠锡无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汉战纪》:“是役也……获山砲三十六尊,枪械子弹无算。” 李大钊 《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国与国……你争我战,常常酿成大战,杀人无算,耗财无算。”
(2).没有一定数量。《孔子家语·观乡射》:“降,脱屨升座,修爵无算。饮酒之节,旰不废朝,暮不废夕。”参见“ 无算爵 ”、“ 无算乐 ”。
(3).不成数目。表示甚少。《淮南子·泰族训》:“远之则邇,延之则疏,稽之不得,察之则虚,日计无算,岁计有餘。”
(4).引申指不足比量,谓无足与别人相比。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 朓 实庸流,行能无算。”
《漢語大詞典》:三支
(1).指 汉 末、 三国 时来 华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谶 、 支亮 和 支谦 三人。 支谦 受业于 支亮 , 亮 受业于 支谶 。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 支 ”。 宋 陈师道 《别宝讲主》诗:“暂息三 支 论,重参二祖禪。”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 三国 时代 支纤 、 支亮 、 支谦 ,皆自 印度 来传教,时号‘三 支 ’”
(2).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况,喻晓宗因。”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即是 欧州 三段。”
(2).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况,喻晓宗因。”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即是 欧州 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