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
词典
3
分类词汇
5
分类词汇
丑类
推类
类见
类叙
类叙法
《國語辭典》:
丑类(醜類)
拼音:
chǒu lèi
1.恶人。《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志》:「致届官渡,大歼丑类。」
2.以同类的事物相比。《礼记。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分類:
丑类
同类
恶人
比类
坏人
族类
对敌
敌人
《漢語大詞典》:
推类(推類)
犹类推。谓比类而推究。
《
墨子·经下
》
:“推类之难,説在﹝名﹞之大小。” 汉
王充
《
论衡·实知
》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 宋
苏轼
《郊祀奏议》
:“ 秦 燔诗书,经籍散亡,学者各以意推类而已。”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
:“唯索缕、采药、辟兵、却病之事兴作甚多,后世推类,或并以造竟。”
分類:
类推
比类
推究
《漢語大詞典》:
类见(類見)
(1).古礼名。诸侯死后世子见天子代父受国之礼。
《
礼记·曲礼下
》
:“既葬,见天子,曰类见。” 郑玄 注:“代父受国。类,犹象也。执皮帛,象诸侯之礼见也。其礼亡。” 孔颖达 疏:“此诸侯世子父死,葬毕而见天子礼也。类,象也,言葬后未执玉而执皮帛以象诸侯见,故曰类见。”
(2).比类而见。指由一事物由此而推看出类似的其他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声律
》
:“概举而推,可以类见。”
分類:
古礼
比类
诸侯
世子
由此
见天
子代
看出
类似
他事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类叙(類叙)
谓按人或事物的性质比类叙事。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
卷九:“
《货殖传》
后类叙 樊嘉 、 如氏 、 苴氏 、 王君 、 房豉 、 樊少翁 等。”参见“ 类叙法 ”。
分類:
性质
比类
叙事
《漢語大詞典》:
类叙法(類叙法)
史书比类叙事的方法。即类叙数人于一传。始于 班固
《
汉书
》
,如
《鲍宣传》
后历叙一代清名之士 纪逡 、 薛方 、 郇城 …… 曹竟 等。其后史书多采用此法叙事。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
卷九:“
《孝义传》
用类叙法,尤为得法。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立传,则竟遗之,故每一传輒类叙数人……
《齐书》
之后,
《
梁书
》
亦有此类叙法。”
分類:
史书
比类
叙事
一传
《漢語大詞典》:
类叙法(類叙法)
史书比类叙事的方法。即类叙数人于一传。始于 班固
《
汉书
》
,如
《鲍宣传》
后历叙一代清名之士 纪逡 、 薛方 、 郇城 …… 曹竟 等。其后史书多采用此法叙事。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
卷九:“
《孝义传》
用类叙法,尤为得法。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立传,则竟遗之,故每一传輒类叙数人……
《齐书》
之后,
《
梁书
》
亦有此类叙法。”
分類:
史书
比类
叙事
一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