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伯舅  拼音:bó jiù
古时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的称呼。《左传。僖公九年》:「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国语辞典》:亡母  拼音:wáng mǔ
死去的母亲。如:「一想到亡母生前种种,她便痛哭失声。」
分类:亡母母亲
《漢語大詞典》:萱闱(萱闈)
亦作“ 萱幃 ”。 犹萱堂。指母亲。 明 刘三吾 《野庄赋》:“上奉萱闈兮下以友于。” 清 陈维嵩 《沁园春·题袁孝子重其负母看花图》词:“衣着斑斕,躬为痀僂,负得萱闈出北堂。” 清 黄景仁 《念奴娇·送容甫归真州》词:“待有五湖三亩宅,多恐萱幃迟暮。”参见“ 萱堂 ”。
分類:母亲
《國語辭典》:萱堂  拼音:xuān táng
本指母亲的居室。见《诗经。卫风。伯兮》唐。孔颖达。正义。后借指母亲。宋。叶梦得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诗四首之二:「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也作「堂萱」、「谖堂」。
分類:忘忧
《漢語大詞典》:尊慈
对自己母亲的敬称。 南朝 梁 沈约 《为柳世隆让封公表》:“及顾温凊之馆,惧结尊慈之怀。”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一折:“敢是那一个泼无知恼犯俺尊慈。”亦用以敬称他人母亲。
《國語辭典》:国母(國母)  拼音:guó mǔ
古代称天子的母亲。《宋史。卷四七九。列国世家二。西蜀孟昶传》:「所赐诏不名,仍呼昶母为国母。」也称为「国太」。
《國語辭典》:母爱(母愛)  拼音:mǔ ài
母亲对儿女的爱。如:「母爱是伟大的。」《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列传。中宗八女》:「内倚母爱,宠倾一朝,与安乐宜城二主、后媦郕国崇国夫人争任事,赇谒纷纭。」
《国语辞典》:两老(两老)  拼音:liǎng lǎo
1.泛指两位前辈。如:「这次的聚会,请到了在文艺界举足轻重的两老参加。」
2.指父母亲。如:「因儿女均已出国留学,故家中只剩下两老。」
《漢語大詞典》:啮指(嚙指,齧指)
(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
(2).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 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 李贤 注:“噬,嚙也。”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齧指:
(1).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 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 明 李东阳 《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祸。”
(2).表示思念深切。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精感万里。’”
《漢語大詞典》:和丸
比喻母亲教子勤学。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抚儿》:“他和丸不厌朝和暮,你反哺休忘桑与榆。” 明 袁宏道 《寿洪太母七十序》:“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 清 黄任 《廖恭人六十寿》诗:“椎髻支持报廉吏,和丸辛苦鞠诸孤。”参见“ 和熊 ”。
《國語辭典》:和熊  拼音:hé xióng
唐代柳仲郢幼年嗜学,其母曾和熊胆丸,使柳夜咀咽以助勤。见《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
《漢語大詞典》:仲舅
母亲的弟弟。 唐 裴延翰 《〈樊川集〉序》:“窃观仲舅之文,高骋夐厉,旁绍曲摭。”
分類:母亲弟弟
《漢語大詞典》:帝母
(1).帝王的母亲;国母。汉书·外戚传序:“ 汉 兴,因 秦 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
(2).指 西王母 。 明 王世贞 《寿吴封君九十其孙峻伯来请诗》:“露掌仙人饌,云盘 帝母 桃。”
《漢語大詞典》:脩己
(1).自我修养。《论语·宪问》:“脩己以敬。”论语·宪问:“脩己以安人。”
(2).古代传说 大禹 的母亲的名字。竹书纪年卷上:“ 帝禹 夏后氏 母曰 脩己 ,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 脩己 背剖而生 禹 于 石纽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禹 生 石纽 ”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鯀 纳 有莘氏 女曰 志 ,是为 脩己 。”
《國語辭典》:家母  拼音:jiā mǔ
称谓。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家父做了宣德府理官,殁于任所,家母亦先亡了数年。」《红楼梦》第六八回:「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由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也称为「家慈」。
《國語辭典》:阿家  拼音:ā gū
称谓。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宋书。卷六九。范晔传》:「妻云:『罪人,阿家莫念。』」也称为「阿姑」。
《國語辭典》:长乐宫(長樂宮)  拼音:cháng lè gōng
汉代宫殿名。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中。秦筑,称为「兴乐宫」。汉高祖五年重新修治,更名为「长乐宫」,本为朝会之处,后为太后所居,成为东宫。东汉时改称为「永乐宫」,唐天宝年间废。简称为「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