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谀谤(諛謗)
奉承和毁谤。 清 魏源 《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而谓党奸諛,抑忠藎,恐起 岳 檜 二人质之,亦未必受此等諛谤也。”
分類:奉承毁谤
《漢語大詞典》:众毁销骨(衆毁銷骨)
谓众多的毁谤,可以销熔人的骨骼。比喻谗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宋 李纲 《宫祠谢表》:“众毁销骨,虽貽投杼之嗟;太阳中天,必冀容光之照。”
《漢語大詞典》:谮慝(譖慝)
诬蔑毁谤。墨子·修身:“譖慝之言,无入之耳。” 孙诒让 间诂引 王念孙 曰:“譖慝,即谗慝。左传 僖 二十八年‘閒执谗慝之口’,是也。譖与谗古字通。”
《漢語大詞典》:谮恶(譖惡)
进谗言毁谤。史记·晋世家:“ 驪姬 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譖恶太子,而欲立其子。”尔雅·释训“謔謔、謞謞,崇谗慝也” 晋 郭璞 注:“乐祸助虐,增譖恶也。”
《漢語大詞典》:无兄盗嫂(無兄盜嫂)
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 不疑 曰:‘ 不疑 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 不疑 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 三国 魏 曹操 《劐整齐风俗令》:“昔 直不疑 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自古贤人才士,秉志遵分,被谤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故有无兄盗嫂,娶孤女云挝妇翁者。”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选官舍操习:“时 盛 有子仅再周岁,亦在原籍,乃知古人无兄盗嫂之谤有之矣。”
《漢語大詞典》:痛诬丑诋(痛誣醜詆)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盾鼻随闻录〉当毁:“﹝ 汪堃 所著《盾鼻随闻録》对﹞ 何氏 自 文安公 凌汉 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詆,至令人不忍观。”
《漢語大詞典》:谣讟
毁谤怨恨。 唐 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今者,攻围已解,衣食已丰,而謡讟方兴。”
《漢語大詞典》:陷毁
陷害毁谤。后汉书·庞参传:“ 参 名忠直,数为左右所陷毁,以所举用忤帝旨,司隶承风案之。”
分類:陷害毁谤
《漢語大詞典》:兴讹造讪(興訛造訕)
造谣毁谤。 唐 韩愈 《送穷文》:“飢我寒我,兴讹造訕。”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三:“而四十餘年间,止缘二三姦臣贼子兴讹造訕,以报帘幃之怨。”
分類:造谣毁谤
《国语辞典》:名高引谤(名高引谤)  拼音:míng gāo yǐn bàng
名声太大,容易招来别人的妒嫉和毁谤。
《国语辞典》:毁誉参半(毁誉参半)  拼音:huǐ yù cān bàn
毁谤与称誉的比例相当。如:「他在商业界毁誉参半,若非亲自与他接触,很难真正了解他的为人。」
《国语辞典》:止谤莫如自脩(止谤莫如自脩)  拼音: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阻止别人的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养自身。《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脩。』斯言信矣。」也作「止谤莫若自修」。
《国语辞典》:痛毁极诋(痛毁极诋)  拼音:tòng huǐ jí dǐ
极力的毁谤辱骂。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国语辞典》:造谤生事(造谤生事)  拼音:zào bàng shēng shì
捏造毁谤,制造事端。《清史稿。卷三○八。王恕传》:「若告贷银米以给口食,则必计其能还而后与之,狡黠之流遂谓官有偏私,不免造谤生事。」
《国语辞典》:众毁所归(众毁所归)  拼音:zhòng huǐ suǒ guī
众人的毁谤归于一处。形容被大家所不齿。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