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谗訾(讒訾)
谗谮毁谤。 宋 王圭 《观文殿学士程戡乞致仕不允诏》:“迺援经辞宠,抗牘露衷,岂陟降之厌劳,抑谗訾之恶直。”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诋疵(詆疵)
毁谤非议。《后汉书·李固传》:“ 固 受任之后,东南跋扈,两州数郡,千里萧条,兆人伤损,大化陵遟,而詆疵先主,苟肆狂狷。”
分類:毁谤非议
《漢語大詞典》:诋詈(詆詈)
毁谤詈骂。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谓清谈为詆詈,以忠告为侵己。於是白刃抽而忘思难之虑,棒杖奋而罔顾乎前后。”
分類:毁谤詈骂
《漢語大詞典》:诋谩
毁谤:屡遭诋谩。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咠咠
(1).窃窃私语貌。说文·口部:“咠,聂语也。曰:‘咠咠幡幡。’” 段玉裁 注:“今作‘缉缉’,毛云:‘缉缉,口舌声。’”
(2).毁谤,进馋。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敖以刚折,羣姦咠咠。”
《漢語大詞典》:诮毁(誚毁)
讥笑和毁谤。 南朝 宋 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不独抵峙,誚毁多闻。”
分類:讥笑毁谤
《漢語大詞典》:讪斥(訕斥)
毁谤指斥。 宋 刘安世 《论蔡确作诗讥讪事》之二:“ 确 之罪恶,固已贯盈,不自省循,肆为訕斥。”
分類:毁谤指斥
《漢語大詞典》:讪黜(訕黜)
毁谤贬逐。 唐 柳宗元 《送文郁师序》:“吾思当世以文儒取名声,为显官,入朝受憎媢、訕黜、摧伏,不得守其土者,十恒八九。”
分類:毁谤贬逐
《漢語大詞典》:讪音(訕音)
毁谤之声。 北魏 僧昉 《〈解脱戒经〉译经缘起》:“大圣泯暉,迈餘千纪,法泽遐流,犹未周备,令文学之徒异论竞兴,薄俗之士訕音满世。”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訾诋(訾詆)
亦作“訿詆”。 毁谤;非议。新唐书·宇文融传:“ 融 怒,乃与御史大夫 崔隐甫 等廷劾 説 引术士解祷及受賕, 説 由是罢宰相。 融 畏 説 且復用,訾詆不已。”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冗篇下:“ 汉 末 诸葛氏 分处三国,并著忠诚,以为 蜀 得其龙, 吴 得其虎,并自篤论。至 魏 迺曲为訾詆,此 晋 人諛上之词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古宪论:“自 黄帝 已来,至于 秦 汉 ,六宪俱存,盖展转贩引,实则 南北朝 何承天 、 祖冲之 ,以至 张宾 、 刘焯 、僧 一行 等,訿詆古宪,皆不见古宪者也。”
分類:毁谤非议
《漢語大詞典》:诽訾(誹訾)
亦作“ 诽訿 ”。 毁谤。吕氏春秋·长利:“愚庳之民,其为贤者虑,亦犹此也。固妄诽訾,岂不悲哉!”吕氏春秋·乐成:“使 郑简 、 鲁哀 当民之诽訿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骂毁
咒骂毁谤。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那厮将我駡毁,我不邓邓火起。”
分類:咒骂毁谤
《漢語大詞典》:讦言(訐言)
指毁谤的话。 明 李东阳 《问白发用髭韵》:“訐言信有之,髭岂誑我为?”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镌荡(鐫蕩)
指责,毁谤。 宋 曾巩 《答裴煜》诗之二:“亲朋为忧危,议语数鐫荡。久之等聋眊,兀矣坐閭巷。”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舆谤(輿謗)
指民间毁谤之话。《六部成语注解·吏部》:“但衙役不严以至舆谤腾矣:此员虽有以上许多好处,但只不能从严约束官役,往往有扰民之事,以致民间毁谤之话传扬纷起矣。”
分類:民间毁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