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寇虐
(1).指残贼凶暴之人。《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四:“言为寇虐者必遏止之,不以其高明而畏之也。”晋书·景帝纪:“内摧寇虐,外静姦宄。”
(2).谓侵掠残害之行。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往者,四夷俱强,并为寇虐。”
《漢語大詞典》:吮血
(1).指吸出败血。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仁恻:“ 太宗 征 辽东 ,攻 白严城 ,右卫大将军 李思摩 ,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2).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怎当得做鴇儿龟子的,吮血摩牙,不管天理。” 高旭 《书感步蒋观云皎然韵》诗:“投身五浊牺牲少,吮血中原豺虎多。” 金近 《“好”人国医生》:“穷人有臭虫吮血,有了病还用得着进抽血医院吗?”
《國語辭典》:割剥(割剝)  拼音:gē bō
1.1.残害剥削。《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割剥百姓,以奉寇雠。」《旧唐书。卷一○五。列传。王鉷》:「恣行割剥,以媚于时,人用嗟怨。」
2.割开、剥取。唐。杜甫 枯棕诗:「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国语辞典》:虐民  拼音:nüè mín
残害人民。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污国虐民,毒施人鬼。」《隋唐演义》第三二回:「我看将军容貌、气度非常,何苦随波逐流,与这般虐民的权奸为伍?」
《國語辭典》:民贼(民賊)  拼音:mín zéi
祸害国家,为害百姓的人。《孟子。告子下》:「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汉。焦赣《焦氏易林。卷三。否之》:「丰:赋敛重数,政为民贼;杼轴空尽,家去其室。」
《漢語大詞典》:毒痡
(1).毒害,残害。书·泰誓下:“作威杀戮,毒痡四海。”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周礼〉非周公书:“ 歆 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 莽 据以毒痡四海。” 明 陆采 《怀香记·定策征吴》:“我想那 孙皓 ,毒痡肆及於无辜,征讨宜加於有罪。”
(2).痛苦。 唐 黄滔 《祭崔补阙》:“ 颜回 先死, 盗跖 后殂,世之灾眚,生之毒痡,愴恨风烛,凄凉隙驹。” 宋 方岳 《读白诗效其体》之三:“右耳听嫠妇,呱呱哭其雏。夫亡仅一女,不自禁毒痡。”
《漢語大詞典》:谗贼(讒賊)
(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诗·陈风·防有鹊巢序:“《防有鹊巢》,忧谗贼也。” 孔颖达 疏:“忧谗贼者,谓作者忧谗人,谓为谗以贼害於人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无怨望忿怒之患,彊弱之难,无谗贼妒疾之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其辞述己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正道直行,而罹谗贼。”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管子·四称:“良臣不使,谗贼是舍。”《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刜谗贼於中廇兮,选 吕 管 於榛薄。” 王逸 注:“言己欲为君斫去谗贼之臣於堂廇之中,选进 吕尚 、 管仲 之徒以为辅佐,则邦国安寧也。”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夫何大夫之炳烈兮,王不寤夫谗贼。”
《漢語大詞典》:暴物
残害万物。《淮南子·泰族训》:“逆天暴物,则日月薄蚀,五星失行。”隋书·百官志上:“其衣冠子弟,多自修立,非气类者,唯利是求,暴物乱政,皆此之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上遣 力士 疾召 无畏 请雨, 无畏 奏曰:‘今旱,数当然尔。召龙兴烈风雷雨,适足暴物,不可为也。’”
分類:残害万物
《漢語大詞典》:虐人
(1).残暴凶狠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出绳墨以伤刻,心好杀而安忍者,虐人也。”
(2).残害人民。 唐 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离次慢官,虐人斁法,求之今古,鲜有其伦。”
《漢語大詞典》:贼难(賊難)
残害使之受难。逸周书·周祝:“故木之伐也,而木为斧;贼难而起者,自近者。” 孔晁 注:“因木以伐木,因近以成贼。”
分類:残害受难
《漢語大詞典》:纵毒(縱毒)
谓肆意残害。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暴 辛 惑妇,拒諫自孤,蝠蛇其心,纵毒不辜。”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载诏曰:“朕以不德,继序弘业,遭率土分崩,羣凶纵毒,自西徂东,辛苦卑约。”
分類:肆意残害
《漢語大詞典》:戮民
(1).犹戮人。受过刑罚的罪人。庄子·大宗师:“ 孔子 曰:‘ 丘 ,天之戮民也。’” 成玄英 疏:“刑戮之人也。”管子·立政:“刑餘戮民,不敢服絻,不敢畜连乘车。”
(2).指受压迫、残害的人。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念烝民之同柢,岂彼回部当为戮民?”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呜呼! 中国 人之为戮民久矣!天戮之,人戮之,暴君戮之,污吏戮之,异族戮之。”
《漢語大詞典》:枉害
枉加残害。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以军法治平世,枉害贤人,酷误已甚矣。”三国志·吴志·朱异传:“﹝ 朱异 ﹞为 孙綝 所枉害。” 明 李东阳 《经筵讲章·昔君文武付畀四方》:“ 高宗 知 褚遂良 为顾命之臣,不但不肯听信,又将他枉害了,这是有贤而不能用。”
分類:残害
《漢語大詞典》:暴残(暴殘)
(1).残暴。墨子·非儒下:“意暴残之国也,圣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
(2).指残暴的人。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一个 汤伊尹 除佞奸,一个 姜太公 伐暴残。”
(3).欺凌残害。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恶者王孙兮善者猨,环行遂植兮止暴残。” 宋 欧阳修 《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潮州 自 五代 时, 刘氏 暴残其民。”
《漢語大詞典》:暴逆
(1).暴虐,残害。墨子·非命中:“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使下不亲其上。”
(2).凶暴忤逆。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时 楚王 戊 暴逆无道,刑辱 申公 ,与 吴王 谋反。”北齐书·封隆之传:“ 尒朱 暴逆,祸加至尊。”
(3).指凶暴忤逆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武殄暴逆,文復无罪,庶心咸服。” 汉 刘向 说苑·奉使:“天子闻君王王 南越 ,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