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伏节(伏節)
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汉书·刑法志:“於是师旅亟动,百姓罢敝,无伏节死难之谊。”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余 颠沛殞毙,杀身济君。其下司徒,署 余 孙 伦 吏,使蒙伏节之报。” 唐 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五人﹞皆伏节尽忠,身死王事。”
《國語辭典》:烈女  拼音:liè nǚ
1.刚正且有节操的女子。《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聂政》:「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也作「列女」。
2.殉夫或杀身以保全贞节的女子。《旧唐书。卷一九三。列女列传。序》:「前代志贞妇烈女,盖善其能以礼自防。至若失身贼庭,不污非义,临白刃而慷慨,誓丹衷而激发,粉身不顾,视死如归,虽在壮夫,恐难守节,窈窕之操,不其贤乎!」
《國語辭典》:烈妇(烈婦)  拼音:liè fù
1.重义守节的妇女。
2.特指殉夫或杀身以求守贞的妇人。《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即备了香楮三牲,到灵前去拜奠。拜奠过,回衙门,立刻传书办备文书请旌烈妇。」
《漢語大詞典》:三臣
(1).古指三公、三卿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
(2).泛指重臣。 唐 李德裕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
(3). 春秋 鲁 之 仲孙 、 叔孙 、 季孙 氏称“三臣”。
(4).指 卫 之 仲叔圉 、 祝鮀 、 王孙贾 。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上·卫三臣
(5).指 南宋 末抗 元 殉节的 文天祥 、 张世杰 、 陆秀夫 。 陶铸 《访崖门》诗:“纵使三臣能復国,也难五族共图存。”
《國語辭典》:贞节牌坊(貞節牌坊)  拼音:zhēn jié pái fang
古代为表扬节妇终生守寡而建立的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