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54,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页
周武仲(字 宪之 )
董耘(字 武子 )
赵煦(庙号 哲宗、哲祖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宋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 别称 宋哲宗 延安郡王、均国公 名 佣 )
张宗武
王子武
武汉英
吴必明(字 若愚 )
吴顺之(字 伯思 )
方允武
韩世忠(字 良臣 号 清凉居士 蕲王、英国公、福国公、咸安郡王、通义郡王 忠武 扬武翊运功臣 )
王胜( 武毅 )
闻人武子(号 蓬池 )
吴玠(字 晋卿 武安 涪王 )
赵伯武
其它辞典(续上)
完颜银术可( 蜀王 武襄 )周武仲(字 宪之 )
董耘(字 武子 )
赵煦(庙号 哲宗、哲祖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宋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 别称 宋哲宗 延安郡王、均国公 名 佣 )
张宗武
王子武
武汉英
吴必明(字 若愚 )
吴顺之(字 伯思 )
方允武
韩世忠(字 良臣 号 清凉居士 蕲王、英国公、福国公、咸安郡王、通义郡王 忠武 扬武翊运功臣 )
王胜( 武毅 )
闻人武子(号 蓬池 )
吴玠(字 晋卿 武安 涪王 )
赵伯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40 【介绍】: 金宗室。太祖初为部落联盟长时,奉使赴辽。还言辽可伐之状,太祖始决意反辽。后从攻辽,历宁江州等役,追获辽天祚帝。后从完颜宗翰攻宋,屡有战功。累官中书令,封蜀王。卒谥武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28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宪之。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为诸暨县尉。累官左司员外郎。尝使金还,言宜讲求御戎之策。童贯恶之,谪居黄州。高宗时,召为刑部侍郎,官终吏部尚书。有《春秋左传编类》。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周武仲(一○七四——一一二八),字宪之,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年十七补太学生,登绍圣四年进士。官越州诸暨县尉,知淅川。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尝使金还,言宜讲求禦戎之策,童贯恶之,谪居黄州。高宗召为刑部侍郎、进尚书,转吏部尚书兼侍读。建炎二年八月卒于扬州官舍,享年五十五。著有《读通鉴》、《通鉴解义》。见杨时《龟山集》卷三六《周宪之墓志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00 【介绍】: 即宋哲宗。神宗第六子。元丰五年,封延安郡王。八年,立为太子。旋即位。时年尚幼,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次年改年号为元祐,召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为相,贬逐章惇、蔡确等新党。八年,太后死,始亲政。次年改元绍圣,以章惇为相,罢范纯仁、吕大防、苏辙等,尽复神宗时新法,重修《神宗实录》。在位十六年。全宋诗
宋哲宗赵煦(一○七六~一一○○),神宗第六子。元丰五年(一○八二)封延安郡王。八年,立为太子,同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元祐八年(一○九三),太后去世,亲政。在位十六年,建元元祐、绍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庙号哲宗,葬永泰陵。事见《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纪》。全宋文·卷三二二一
宋哲宗赵煦(一○七七——一一○○),神宗第六子,熙宁九年十二月生。初名佣,授检校太尉、太平军节度使,封均国公。元丰五年迁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安郡王。八年立为太子,是年三月即位,年仅十岁。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改元元祐,召司马光、吕公著为相,贬逐新党,尽罢新法。元祐八年九月太皇太后崩,始亲政,改元绍圣,以绍述神宗新法为名。遂罢免宰相范纯仁等,追夺司马光等谥,以章惇为相,起用曾布、蔡卞等执政,于是熙丰新法渐次恢复。元符三年正月崩,在位十六年,年号三:元祐、绍圣、元符。有集二十七卷。事迹见《宋史》卷一七至一八《哲宗纪》,《玉海》卷二八。
人物简介
简介
重和二年宣和元年(1119)任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10月,并降两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兴人。徽宗宣和初任统军。方腊起兵攻秀州,子武简精锐五百人启城鼓噪而出,太守登陴擂鼓发喊以助,遂败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徽宗宣和时将官。傅察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至燕被金人所害。汉英识其尸,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若愚。用荫入官,调侯官县丞,有豪贵占民田,讼久不决,必明判归原主,又却馈金,以廉闻。后通判汀州,未赴而叶侬、范汝为起事,必明竭家财集民兵,防护乡井。除知邵武军,转朝请大夫、广东提举。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吴顺之(一○八八~一一六三),字伯思,洛阳(今属河南)人。以祖荫补太庙斋郎,授凤州河池尉。迁知侯官县,与守帅不和,主管江州太平观。高宗绍兴初以荐擢知海州,历知连州、汀州、复州、靖州。孝宗隆兴元年卒,年七十六。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三一《靖州太守吴君顺之墓志铭》。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三九一四
吴顺之(一○八八——一一六三),字伯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安行孙。初以祖恩入仕,补太庙斋郎,授凤州河池尉,迁知侯官县。绍兴初,以李纲荐擢知海州,改知连州,继知汀州、复州,所至有惠爱及民,民绘像祠之。绍兴三十年,改知靖州。隆兴元年卒,年七十六。见《周文忠公集》卷三一《靖州太守吴君顺之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人。以武学上舍补官,为常州宜兴巡检。高宗建炎三年金人入县,率土军乡民迎战获胜。后又遇金兵于梅岭村,力战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1 【介绍】: 宋延安人,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家贫无产业,年十八以敢勇从军。徽宗宣和二年随王渊镇压方腊。钦宗即位,迁武节大夫,以千卒败李复数万兵。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世忠率所部发平江,苗、刘败遁,追擒之,送行在诛杀。授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以八千众阻十万金兵渡江,与兀朮相持黄天荡达四十八日。绍兴初,镇压建安范汝为起事。四年,大破金人与刘豫之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六年,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屡挫伪齐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与岳飞、张俊同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权。世忠诋排和议,疏桧误国。后罢为醴泉观使,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时跨驴携酒,纵游西湖。岳飞冤狱,世忠独诘桧曰:“‘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全宋诗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延安(今属陕西)人。徽宗宣和中从王渊讨方腊。高宗即位,授平寇将军,大败金兵于黄天荡。后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平范汝为乱。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击败金兵与刘豫入侵,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十馀年金兵不犯楚。秦桧为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自此卧闲居家,自号清凉居士。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宋史》三六四有传。今录诗二首。词学图录
韩世忠(1089-1151) 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著名抗金将领。秦桧迫害岳飞,举朝无敢言者,独韩世忠面诘秦桧误国,为岳飞伸张。绍兴和议后,闭口不言兵,杜门谢客,以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全宋文·卷三九七二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一说绥德(今陕西绥德)人。年十八从军,从禦西夏,讨方腊。宣和中官至嘉州防禦使。建炎初赴行在平苗、刘之乱。四年以浙西制置使守镇江,获黄天荡大捷。绍兴初平范汝为之反,四年大破金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为中兴武功第一。历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加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进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秦桧收三大将兵权,拜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奉朝请,进封福国公。岳飞冤狱成,世忠独面诘秦桧。改潭国公,封咸安郡王。久之,改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见孙觌《咸安郡王致仕赠通义郡王韩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六四《韩世忠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1139 【介绍】: 宋德顺军陇干人,字晋卿。以良家子从军。通兵法,善骑射,屡立战功。高宗建炎中升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改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富平兵败,收兵与弟吴璘共保和尚原。绍兴元年,大败来犯金军十万骑。四年,大败金军于仙人关。授川陕宣抚副使。善读史。用兵务远略,不求小利。与弟璘戮力协心,据险抗金,卒保全蜀。官终四川宣抚使。卒谥武安。全宋文·卷四○七二
吴玠(一○九三——一一三九),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徙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知兵善骑射,靖康初擢第二副将。建炎中权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斩史斌,迁忠州刺史。张浚承制,用为统制。历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移秦凤,转忠州防禦使。绍兴初迁明州观察使,兼陕西诸路都统制,屡败金兵,扼守仙人关,授川陕宣抚副使。官终四川宣抚使。九年卒于仙人关,年四十七。赠少师,谥武安,孝宗时追封涪王。见《宋史》卷三六六本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治平二年(1165)任封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