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戎号(戎號)
武官品级。犹今军衔。魏书·淳于诞传:“ 诞 不愿先受荣爵,乃固让实官,止参戎号。”隋书·百官志上:“又有戎号拟官,自一品至於九品;凡二百三十七。”
《漢語大詞典》:春铨(春銓)
唐 宋 时文武官荫授子弟、宗子荫补者的礼部考试。按例于每年三月上旬举行,故称。宋史·选举志三:“ 绍熙 二年,命今岁春銓太史局试,应三全通,一粗通合格者并特收取,时局生多闕故也。” 宋 陆游 《送子遹》诗自注:“初欲赴春銓,以兄弟皆出故輟行。”参阅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荫补未仕官人赴铨
《漢語大詞典》:换过(换過)
谓文官外任,改为武官。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一表》:“自 五代 之乱,措置乖失,廉察刺史之位,遂为武官。学士丞郎,一出为之,谓之换过。入朝则不復其位,故士大夫寧甘薄禄而不乐换之者久矣。”
《漢語大詞典》:营寺(營寺)
指文武官署。后汉书·董卓传:“ 长安 遭 赤眉 之乱,宫室营寺焚灭无餘。”
《漢語大詞典》:督领(督領)
(1).监督统率。 唐 杜甫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阿段往问》诗:“督领不无人,提擕颇在纲。”
(2).指统领军队的高级武官。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 中国 初设水师,但得督领十人,管领五十人,佐领二百人,已可应用不匱。”
《漢語大詞典》:千把
(1). 清 代对武官千总、把总的并称。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自提镇以至千把,各捐一月薪水,以备赏需。” 郑观应 《盛世危言·练兵》:“储备口粮以千把轮流经管。”
(2).一千左右。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十三妹 略略数了数,通共也有个千把两银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这千把吊钱,我是看得稀松。”
《漢語大詞典》:幢主
(1). 南北朝 及 隋 的武官。负责宿卫或统兵。始于 刘宋 末年。官品代有不同, 北周 为七品, 北齐 及 隋 为从九品。宋书·竟陵王诞传:“ 诞 幢主 公孙安期 率兵队出降。”梁书·陈伯之传:“ 郢城 平, 高祖 得 伯之 幢主 苏隆之 。”《旧唐书·音乐志四》:“ 魏 推幢主, 周 赠司空。”参阅通典·职官二十、 王仲荦 《北周六典》卷十。
(2).出资建立经幢的人。金石萃编·唐二六·康玢书经幢:“幢主 臻 妻 冯翊 雷氏 、 臻 兄 秀同 、弟 秀成 。”
《漢語大詞典》:国尉(國尉)
战国 秦 武官名。《商君书·境内》:“其攻城围邑也,国司空訾其城广厚之数,国尉分地,以徒校分积尺而攻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起 迁为国尉。” 张守节 正义:“言太尉。”资治通鉴·周赧王二十二年:“ 秦王 以 白起 为国尉。” 胡三省 注:“ 战国 之时,有国尉,有都尉。 应劭 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宫悉以为尉。’”参见“ 太尉 ”。
分類:武官官名
《國語辭典》:太尉  拼音:tài wèi
1.职官名。掌管军事。秦以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初沿袭旧制,后改称为「大司马」,东汉时,仍称「太尉」。
2.对官员的通称。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二。僧法恩》:「群凶谓事必成,至聚饮酒家,举杯劝酬,相呼为太尉。」
《漢語大詞典》:舆尉(輿尉)
春秋 时代的武官名,主持征役。左传·襄公三十年:“以为 絳 县师,而废其舆尉。”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舆尉,军尉,主发众使民。”国语·晋语七:“﹝公﹞知 鐸遏寇 之恭敬而信彊也,使为舆尉。” 韦昭 注:“舆尉,上军尉。”《孔子家语·弟子行》:“其为舆尉也,信而好直其功。”
《漢語大詞典》:笼冠(籠冠)
古代武官所戴的帽。梁书·陈伯之传:“ 褚緭 在 魏 , 魏 人欲擢用之。 魏 元会, 緭 戏为诗曰:‘帽上著笼冠,2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魏 人怒,出为 始平 太守。”隋书·礼仪志六:“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官,一名建冠,今人名曰笼冠,即古惠文冠也。” 王国维 《观堂集林·胡服考》:“胡服之冠, 汉 时有武冠、武弁、繁冠、大冠诸名, 晋 宋 以后又谓之建冠,又谓之笼冠,盖比餘冠为高大矣。”
分類:武官官所
《漢語大詞典》:将尉(將尉)
古代统领屯戍士卒的武官。史记·陈涉世家:“将尉醉, 广 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司马贞 索隐:“官也。《汉旧仪》‘大县二人,其尉将屯九百人’,故云将尉也。”
《漢語大詞典》:衙将(衙將)
(1). 唐 代军府中的武官。 唐 孟棨 本事诗·征异:“ 开元 中,有 幽州 衙将姓 张 者,妻 孔氏 ,生五子,不幸去世。”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 刘 能神筭,已知其来,召衙将,令来日早至城北。”
(2).泛指低级军官。《水浒传》第二回:“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监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
《漢語大詞典》:防閤
官名。 南北朝 时朝廷禁卫武官置直阁将军,诸王、都督、刺史置防阁将军,以勇略之士充任,以防卫斋阁。 唐 制,亲王以及京师文武执事官五品以上皆有防阁,州县称白直。梁书·吕僧珍传:“ 齐 随王 子隆 出为 荆州 刺史, 齐武 以 僧珍 为 子隆 防閤,从之镇。”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 江州 刺史 晋安王 子懋 闻 鄱阳 、 随王 死,欲起兵,谓防閤 吴郡 陆超之 曰:‘事成则宗庙获安,不成犹为义鬼。’” 胡三省 注:“诸王置防閤,以勇略之士为之,以防卫斋閤。 杜佑 通典: 唐 制,亲王府并给防阁、庶僕、白直。”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漢語大詞典》:队官(隊官)
武官名。 清 代军制,一队之长官称为队官。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山东第五镇之联络》:“本军到境,能率百人以上投降者为管带,能率三十人以上投降者为队官,枪支照价发银。”
《漢語大詞典》:垒尉(壘尉)
警卫垒壁的武官。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时有长人 巨无霸 ,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 巨无霸 一作 巨毋霸 ,为 王莽 招募的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