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正臣
正直之臣。《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王逸 注:“言正直之臣,端其心志欲以辅君,反为谗人所谤訕。”《汉书·刘向传》:“正臣进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乱之机也。”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天地则疮痍,朝廷多正臣。”
分類:正直
《漢語大詞典》:正辞(正辭)
(1).端正言辞。《易·繫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汉 蔡邕 《郭泰碑》:“若乃砥节礪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明史·左良玉传》:“ 良玉 疾已剧,至 九江 ,邀总督 袁 继咸 入舟中,袖中出密諭,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 继咸 正辞拒之。”
(2).正式文辞。《孔丛子·公仪》:“ 子思 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 陆佃 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訕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2).正式文辞。《孔丛子·公仪》:“ 子思 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 陆佃 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訕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漢語大詞典》:正兵
(1).指摆开阵势正面作战的军队。对“奇兵”而言。《尉缭子·勒卒令》:“正兵贵先,奇兵贵后。” 宋 苏洵 《权书上·攻守》:“吾观古之善用兵者,一阵之间尚犹有正兵、奇兵、伏兵三者以取胜。”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正兵法度森严,无隙可乘,谁敢邀堂堂而击正正,以取灭亡之祸歟?”
(2).正规部队;主力部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又须分正兵三四千人屯守,积蓄芻粮。”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宝元 康定 间, 元昊 初叛, 契丹 亦以重兵压境。时承平久,三路正兵寡弱,乃詔各籍其民,不问贫富,三丁取一,为乡弓手。已而 元昊 寇 陕西 , 刘平 、 石元孙 等败没,死者以万计,正兵益少。”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臣﹞应督率 额勒登保 、 德楞泰 等,合剿 徐天德 、 冷天禄 二贼为正兵,而以 七十五 观成 所剿之 夔州 贼、 富成 所剿之 保寧 贼,两路为偏师。”
(3). 清 代新军一等兵。
(2).正规部队;主力部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又须分正兵三四千人屯守,积蓄芻粮。”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宝元 康定 间, 元昊 初叛, 契丹 亦以重兵压境。时承平久,三路正兵寡弱,乃詔各籍其民,不问贫富,三丁取一,为乡弓手。已而 元昊 寇 陕西 , 刘平 、 石元孙 等败没,死者以万计,正兵益少。”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臣﹞应督率 额勒登保 、 德楞泰 等,合剿 徐天德 、 冷天禄 二贼为正兵,而以 七十五 观成 所剿之 夔州 贼、 富成 所剿之 保寧 贼,两路为偏师。”
(3). 清 代新军一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