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直语
志正
抗词
裂麻
端粹
贞廉
矢词
邪曲
破车
修直
端心
峻直
端实
沈正
直质
《漢語大詞典》:直语(直語)
(1).没有藻饰的语言。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且此内篇,皆直语耳,无藻饰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称谚。”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至如 曹 刘 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
(2).正直的语言。 宋 曾巩 《地动》诗:“祖宗威灵陛下圣,安得直语闻明堂。”
分類:正直藻饰
《分类字锦》:志正
魏志王基传夫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
分类:正直
《漢語大詞典》:抗词(抗詞)
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唐 刘禹锡 《史公神道碑》:“尔父沥款於宾筵,尔母抗词於帘下,愿絶姻以立効,其经始启发出於尔心。” 宋 苏轼 《赐新除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制》:“ 蜀 使抗词,则 孙权 回顾,嘆 张昭 之不在。”明史·黄得功传:“臣恐在廷诸臣,諂徇者多,抗颜者少,即明白识认,亦不敢抗词取祸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当 万历 末年,抨击七子者甚众, 伯麐 守师説,抗词抵拄。”
《分类字锦》:裂麻
国史补阳城为谏议大夫德宗欲用裴延龄为相城曰白麻若出吾必裂之而死德宗闻之以为难竟寝之
分类:正直
《漢語大詞典》:端粹
正直纯粹。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训俗》:“至中外宣讲之人,固须品学端粹,亦必辩才无碍,始足动人听闻。”
分類:正直纯粹
《漢語大詞典》:贞廉(貞廉)
(1).正直廉洁。庄子·天运:“夫孝弟、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 唐 白居易 《判得诏赐百寮资物》:“必也志疾贪冒,节励贞廉,自当辞让有仪,岂得弃捐不拜?”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今之习俗,以巧诈为贤能,以贞廉为迂拙,虽歃血涖盟,犹无所益。”
(2).指正直廉洁之士。管子·四称:“圣人在前,贞廉在侧,竞称於义,上下皆饰。”
分類:正直廉洁
《漢語大詞典》:矢词(矢詞)
亦作“ 矢辞 ”。 正直之言。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观其直遂歷詆,矢词四达,视 岑文本 所谓‘切理会文,不可增减,听之靡靡忘倦’,盖其细者。”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刘康公》:“矢辞岂多,妙合大中。”
分類:正直
《國語辭典》:邪曲  拼音:xié qū
不正。《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分类字锦》:破车(破车)
北史高道穆传除御史中尉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恨泣以诉帝帝曰高中尉清直人彼所行者公事岂可私恨责之也
分类:正直
《漢語大詞典》:修直
高尚正直。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修,一本作“ 脩 ”。
分類:高尚正直
《漢語大詞典》:端心
(1).犹专心,一心。《后汉书·韦彪传》:“宜简尝歷州宰素有名者,虽进退舒迟,时有不逮;然端心向公,奉职周密。”
(2).正直的心地。 唐 王炎 《赋得行不由径》:“邪径趋时捷,端心恶此名。”
《國語辭典》:峻直  拼音:jùn zhí
崇高正直。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大壮之兑》:「崇高岱宗,峻直且神。」
《漢語大詞典》:端实(端實)
(1).正直诚实。 唐 韩愈 《举韩泰自代状》:“词学优长,才器端实。”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五年:“中书门下其采端实之士,明进诸朝;察辨矫激巧伪者,加於黜焉。”
(2).确实。 明 汤式 《一枝花·桧轩为越中沙子正赋》套曲:“虽无华丽芳菲,端实萧爽清奇。”
《漢語大詞典》:沈正
稳重正直。后汉书·任隗传:“ 隗 义行内修,不求名誉,而以沉正见重於世。”新唐书·李乂传:“ 乂 沉正方雅,识治体,时称有宰相器。” 宋 欧阳修 《送孙屯田序》:“故於是选,必要以文儒沉正,閎达大体,然后謇謇王廷,为天子司直之臣。”
分類:稳重正直
《漢語大詞典》:直质(直質)
正直朴实的资质。国语·晋语七:“其冠也,和安而好敬,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直质而无流心,非义不变,非上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