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伶俐 拼音:líng lì
1.聪明机灵,反应敏捷。《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是伶俐的人,看见来势,已自瞧科在眼里,晓得是个好主顾了。」《红楼梦》第五四回:「惟有那第十个媳妇聪明伶俐,心巧嘴乖,公婆最疼。」
2.口齿犀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卫朝奉见他人物整齐,说话伶俐,收纳了,拨一间房与他歇落。」《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汤镇台见他说话伶俐,便留他在书房里吃饭,叫两个公子陪他。」
3.乾脆俐落。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鲁云)你去了倒是一场伶俐。(黄文云)将军有埋伏里!」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除了后患,岂不伶俐。」
2.口齿犀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卫朝奉见他人物整齐,说话伶俐,收纳了,拨一间房与他歇落。」《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汤镇台见他说话伶俐,便留他在书房里吃饭,叫两个公子陪他。」
3.乾脆俐落。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鲁云)你去了倒是一场伶俐。(黄文云)将军有埋伏里!」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除了后患,岂不伶俐。」
《國語辭典》:无名(無名) 拼音:wú míng
1.没有名声。《国语。晋语一》:「为人子者,患不从,不患无名。」
2.没有正当理由。《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所不取。」
3.没有名字、没有名称,或指名字不为人所知。如:「无名英雄」。
2.没有正当理由。《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所不取。」
3.没有名字、没有名称,或指名字不为人所知。如:「无名英雄」。
《國語辭典》:二八 拼音:èr bā
1.十六人。《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
2.少女十六岁。唐。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老夫有一末堂幼女,年方二八。」
3.阴历每月十六日。南朝宋。鲍照 〈玩月城西门解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4.上古时期的干才,即八元、八恺的合称。参见「八元」、「八恺」条。《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幸二八之选虞兮,喜傅说之生殷。」《魏书。卷六○。列传。韩麒麟》:「显宗曰:『臣闻君不可以独治,故设百官以赞务。陛下齐踪尧舜,公卿宁非二八之俦。』」
5.佛教上指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称为「二八」。唐。迦才〈净土论序〉:「然则二八弘规,盛乎西土。」
2.少女十六岁。唐。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老夫有一末堂幼女,年方二八。」
3.阴历每月十六日。南朝宋。鲍照 〈玩月城西门解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4.上古时期的干才,即八元、八恺的合称。参见「八元」、「八恺」条。《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幸二八之选虞兮,喜傅说之生殷。」《魏书。卷六○。列传。韩麒麟》:「显宗曰:『臣闻君不可以独治,故设百官以赞务。陛下齐踪尧舜,公卿宁非二八之俦。』」
5.佛教上指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故称为「二八」。唐。迦才〈净土论序〉:「然则二八弘规,盛乎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