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止杀(止杀)  拼音:zhǐ shā
停止杀害。《晋书。卷三○。刑法志》:「不如以杀止杀,重以全轻,权小停之。」
《國語辭典》:杀戒(殺戒)  拼音:shā jiè
佛教用语。禁止杀伤一切众生的戒律,为五戒之一。
《漢語大詞典》:遏刘(遏劉)
制止杀戮。《诗·周颂·武》:“嗣 武 受之,胜 殷 遏刘,耆定尔功。” 毛 传:“刘.杀。” 郑玄 笺:“遏,止。嗣子 武王 ,受 文王 之业,举兵伐 殷 而胜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杀人者。”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郡侯曰:‘息者,止也;宰者,杀也。息宰二字,有止杀之义,即所云遏刘也。’”一说为灭绝。见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漢語大詞典》:封刀
(1).谓授予使者诛杀大权。犹如俗称“尚方宝剑”,常以黄绫封裹,故称。旧唐书·第五琦传:“ 进明 ( 贺兰进明 )未有战功, 玄宗 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 进明 之首。’”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禄山 反,使 蔡希德 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
(2).将刀封裹,意谓停止杀戮。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越二日入曰:‘兵封刀,行且去,郎活矣!’” 叶圣陶 《金耳环》:“ 席占魁 听熟又想惯了的‘破城明取,三天封刀’的话,不绝地在他脑中闪现。”
《国语辞典》:刀下留人  拼音:dāo xià liú rén
阻止杀人,请求人手下留情。《荡寇志》第四七回:「刀斧手将他推出帐外,将要行刑,忽见火光里一位佳人,从外进来,连叫,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