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17,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狂歌
浩歌
棹歌
行歌
渔歌
歌吹
歌吹
讴歌
歌诗
歌咏
啸歌
放歌
作歌
咏歌
酣歌
《國語辭典》:狂歌  拼音:kuáng gē
纵情高歌。唐。白居易〈狂歌词〉:「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庶故作狂歌于市,以动使君;幸蒙不弃,即赐重用。」
《國語辭典》:浩歌  拼音:hào gē
大声歌唱。《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國語辭典》:棹歌  拼音:zhào gē
船夫行船时所唱的歌。元。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五首之一:「尚讶棹歌闻,那有市声起?」也称为「棹歌」。
《國語辭典》:棹歌(櫂歌)  拼音:zhào gē
船夫摇桨时所唱的歌。汉。武帝〈秋风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也称为「棹歌」。
分類:棹歌行船
《漢語大詞典》:棹歌行
亦作“櫂歌行”。 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櫂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乐府解题》曰: 晋 乐,奏 魏明帝 辞云‘王者布大化’,备言平 吴 之勋。若 晋 陆机 ‘迟迟春欲暮’, 梁简文帝 ‘妾住在 湘 川’,但言乘舟鼓櫂而已。”
《國語辭典》:行歌  拼音:xíng gē
一边走路一边唱歌。《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接舆之贤,行歌而忘归。」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國語辭典》:渔歌(漁歌)  拼音:yú gē
渔民所唱的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國語辭典》:歌吹  拼音:gē chuì
歌唱和奏乐。《文选。江淹。恨赋》:「黄尘匝地,歌吹四起。」
《漢語大詞典》:歌吹
歌唱吹奏。汉书·霍光传:“引内 昌邑 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 宋 司马光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诗:“常思去岁初,西轩习歌吹。”
分類:歌唱吹奏
《國語辭典》:讴歌(謳歌)  拼音:ōu gē
1.唱歌。《楚辞。屈原。离骚》:「𡩋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问使者曰:『广陵郡何时可到?』二使讴歌自若。」
2.歌咏以颂功德。《孟子。万章上》:「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大熟,老幼鼓腹讴歌。」
《漢語大詞典》:歌诗(歌詩)
(1).咏唱诗篇。左传·襄公十六年:“ 晋侯 与诸侯宴于 温 ,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 杜预 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孙诒让 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汉 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謡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 太史公 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这些歌诗决不是徒歌,一因其中有‘曲折’(即乐谱),二因它们都在《乐府》。”
(3).泛指诗歌。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 明帝 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 前蜀 韦庄 《乞彩笺歌》:“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礱山岳罗星斗。” 宋 范仲淹 《即席呈太傅相公》诗:“ 白傅 歌诗传海外, 晋公 桃李满人间。”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抄〉序》:“论吾子平生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
《國語辭典》:歌咏(歌詠)  拼音:gē yǒng
以诗文歌唱抒发情感。《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
《國語辭典》:啸歌(嘯歌)  拼音:xiào gē
啸歌吟咏。《诗经。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一》:「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也作「啸咏」。
《國語辭典》:放歌  拼音:fàng gē
高歌,纵声而歌。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漢語大詞典》:作歌
谓作歌词而咏唱。《书·益稷》:“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时惟几。’”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託异国兮乌孙王。’”《封神演义》第四五回:“ 惧留孙 领命,作歌而来。”
《漢語大詞典》:咏歌(詠歌)
亦作“ 咏謌 ”。 吟咏歌颂。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搢绅先生,以求咏謌其所志。”謌,一本作“ 歌 ”。 唐 柳宗元 《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君﹞以疾居家三年,復登于朝,遐邇咏歌,仍遇痼疾。”
(1).吟咏歌唱。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夫读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 明 陈懋仁 《泉南杂志》卷上:“如 渊明 于下潠田舍穫,释鑱咏歌,翛然自适。”
(2).诗歌。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已矣本生事,咏歌盈篋笥。” 刘良 注:“咏歌谓平生所述文章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逸诗六篇笙歌:“ 明帝 去 孔子 删诗之世未远,必见其辞,故得以播之咏歌。” 清 戴名世 《〈李县圃唱和诗〉序》:“ 子美 当 唐 室板荡,忧时感事,无可如何,而托之於咏歌。”
《國語辭典》:酣歌  拼音:hān gē
1.沉溺于欢歌中。《书经。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2.尽情高歌。《南史。卷五二。梁宗室传下。南平元襄王伟传》:「岂如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